晴時多雲

敵人是最好的朋友

■長矛

立委選舉之後,民進黨氣勢大挫,黨主席引咎辭職,而面對新民意所推舉泛藍過半的立法院,行政與黨務工作一時之間惶然不知所措。其實,面對版圖未變的立法院,民進黨並未敗選。民進黨之所以受傷慘重,歸根究柢,乃由於民進黨的自大自傲所致。對照選前的語言與選後的結果,民進黨應該深自反省,開始學習謙沖自牧,改造黨的文化,使其由選舉善爭的體質,加入亟需的經國與治國韜略,成為能文能武的成熟政黨。

此次立委選舉,民進黨的選戰佈局,可謂精心擘畫,四大天王一路造勢吸票,加上最後壓軸的總統平安幸福助選團,氣勢驚人,不放過任何選票,即使可能傷害台聯,也不漏過任何深綠選民。然而,在兵弩盡出之後,民進黨卻只維持原來的版圖,而政治盟友台聯卻已大傷。由此,民進黨應該不難看清,選舉造勢與創造炫目議題的能力所能達到的政治功效,已經在目前的台灣走到了盡頭,無法爭取到廣大中間選民的認同。

面對國內外的政治生態,民進黨今後的成敗,繫乎於其是否有能力爭取到台灣中間選民的認同,以支持其繼續進行改革。在目前的政治氣氛之下,民進黨只有一條路:以優秀的政績,贏取人心。民進黨可能不知道的是,台灣選民對民進黨政績良窳的判定標準,恐怕遠超過民進黨的自定標竿。政績恐怕不再是重大工程建設的如期完工,政府有決心進行金融改革,我國持續對國際發聲,法務部繼續強力取締賄選與貪污等。台灣正深陷內外交逼的危機之中,民進黨無法以一執政黨之立場,將責任推給國親兩黨的非理性杯葛。目前的台灣,政府欠缺中長期的產業政策,也沒有中長期的科技政策,更沒有有效的短中期的救危方法,以挽救國內經濟與股市,當然也沒有讓家長放心的教育改革方案,同時沒有可以說服美國與日本的外交政策或策略,沒有與中國談判的能力,更沒有統合國內反對意見的氣度與智慧。國民的痛苦指數攀高,而且看不到有扭轉的契機。這些都是民進黨該負責的,至少,這是在這次立委選舉中,台灣選民以選票所發出的心聲。

民進黨的確有心改革,但其施政多淪為追求速效與表面,因此口水與標題成為必要甚至唯一的手段。想一想,連政府機關與國營事業的正名,都還沒開始做,就由總統對外宣佈,誓師便立即鎩羽!口水能做為政績嗎?柳丁生產過剩,農委會只會由電視廣告促銷以虛應故事,而忘了農委會的天職,是由根本來幫助農民,譬如,過剩的柳丁,不能做成冷凍濃縮果汁嗎?殘留農藥的所謂「台北菜」充斥市場與大眾餐飲,造成有機蔬菜市場反諷式的繁榮,不禁要問,我們的農委會在做什麼?難怪有淳樸的農村子弟,搖身一變為白米炸彈犯。國民黨時期所留下的各種施政弊端,民進黨大部分只能由表面的層次去改善,無法由深層的施政文化下手。

因此,台灣的政治風氣改善極為有限,社會公義之彰顯,更形困難。而國家大政的未來規劃,未見以高瞻遠矚的視野,極力凝聚社會精英之經驗與腦力,形成國家共識,讓全民對未來有所憧憬地去努力。而由施行面觀之,若欲以舊國民黨時代的龐大官僚體系去推動改革,往往帶來的是擾民、苛政,與社會不安。多少行政命令形同具文?多少原本立意完善的政策,成為人民的噩夢!如此施政之下,少數消息靈通者可迅速獲利,但社會大眾卻付出了龐大的代價。難怪不少人認為,民進黨政府不擅治國!

執政黨務必要團結多數的社會力量,利用各種不同理念的人或勢力,去推動對國家社會有利的事,若以這樣的格局來推動政事,一定是事半功倍。若一味以意識形態掛帥,非友即敵,以激烈的手段欲達成純理想主義的目標,最終只是造成社會的兩極化,與正反皆疲憊的社會大眾。若民進黨能夠與最不理性的泛藍人物周旋,妥善安置他們,化反對為助力,則即使面對充滿敵意的中國,一定也能爭取或調和出一條兩岸雙贏的談判策略,甚至合作之道,而不必放棄台灣的堅持。

美國總統布希在二○○○年與二○○四年時,與民進黨一樣僥倖贏得大選。布希在時代雜誌專訪中的一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說,他從來不怕別人反對他,事實上,他欣賞反對他的人。連戰或宋楚瑜的謾罵,民進黨若能忍住脾氣,客觀地加以檢驗,會發現其中仍有寶貴的真實控訴,可供切磋參考。敵人是最好的朋友,尊榮以前,必有謙卑。倘若民進黨無法徹底地反省,迅速調整一貫的施政做法,今後的三年,是其執政窒礙難行的三年,也是台灣大眾痛苦的三年,而緊接著的則將是泛藍贏得二○○八年大選,與泛綠全面潰敗的到臨。

(作者為清華大學教授,長矛是筆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