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遠距教學‧線上測驗‧人性試煉

期末考真能公平?

◎ 李政達

筆者所任職的私立科大因應疫情之故,本學期在二月中旬就已開學,如今已開始放暑假。本周在核算成績時,便遭遇到學生因筆試成績極差,或考「零分」而導致學期成績不及格,幾經思忖陷於是否該給予重修的考量中。怎會發生這種情形?我想這是「線上測驗」衍生的問題。

學期尾聲疫情更加嚴峻,校方也與各大專院校同步,開放遠距教學與實體授課並行。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針對期末術科的考試,深感若要以線上測驗的方式進行確有其難度,況且在缺乏場地設備與器材的情況下,讓學生對著鏡頭「做動作」,實在很難測出程度,因此筆者開放最後三周的時間,讓大家自找時間回來測驗術科,至於體育規則常識的筆試,則選在最後一周進行線上考試。

未料筆試時卻狀況百出。作答說明上本已明白揭示「禁止切換至其他視窗」,但許多同學卻違反這項規定。我們姑且不以「作弊」論處,就以他們是一時疏忽,想利用其他蒐尋軟體去找資料來解釋好了。當然,系統遵照最初的設定,下達其強迫交卷的指令,讓作答者措手不及是可以想見的。

如今教學用的數位學習軟體,可依照師長的設定執行課程公告、上傳教材、作業、測驗等各項功能,雖然方便,卻一板一眼,也無法辨識學生投機取巧的行為(如多人繳交一模一樣的一篇報告)。而這些自幼就熟捻3C產品運作的年輕世代,倘若有心破解各種關卡,易如反掌。若再加上設備齊全,多人多機分工合作「集體創作」,線上考試自然輕而易舉便可取得高分。

中南部的疫情仍未降溫,許多學校將延長遠距教學到放暑假,但有多所學校要求學生期末返校實體測驗,引來以中一中學生為首,以「增加群聚染疫風險」為由的請願串聯反彈。不過若全面改為線上測驗,這樣是否能達到公平客觀的原則呢?

也許筆者的論點將引來不信任學生的罵名,但人性真的禁得起考驗嗎?即使電腦可以設計層層的「防弊」機制,在無人監考且考試結果又與升學息息相關的情況下,你覺得學生「榮譽考試」不作弊的機率會有多高呢?

(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體育講師)

師生家長照妖鏡!

◎ 林政武

遠距教學是這幾年疫情爆發以來的新興名詞,優點是可以阻絕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有效控制病毒擴散,此外,亦能透過線上會議,免去實體移動的交通及時間成本,老師也能善用科技輔具跟線上諸多教學軟體的應用,藉這個機會演練數位教學等等。

但實際演練的結果,大家心知肚明,缺點更是一籮筐。包括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對眼睛造成的傷害、學生掛機所造成的無效學習等。很多學生家裡明明有桌機跟筆電,但他還是拿手機上課,這是習慣問題。學生手機成癮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對眼睛所造成的後遺症應可預見。對年紀比較大的老師,眼睛更是真的快受不了了。

遠距教學更是一面照妖鏡,之於學生,之於家長,也之於老師。每次遲到、睡過頭跟找各種理由請假的,都是那幾個學生。而那幾個學生就算進行實體課程,作業也總是遲交,上課不是打瞌睡就是調皮搗蛋。我們從學生身上往往可以看到家長的樣子,從家長身上又可以猜測到學生未來的樣子。每天通知家長,孩子線上課程的缺課狀況,情況絲毫沒有改善,甚至有家長本身在家,睡得比孩子還要晚起床,手機用的比孩子還兇。對於這樣的家庭,老師就算有心想拉這個孩子步上正軌,也是有心無力。

最後來說說老師的部分。常常有人說:「遠距教學之下,老師是薪水小偷,都放影片給學生看,有夠爽。」有沒有這種老師,當然有,遠距教學對於平常藉摸魚打混的老師來說,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對於大部分認真教學的老師而言,要付出加倍的時間備課、改作業跟叮嚀遠距教學的大小事,反而比實體上課還要勞心勞力。

遠距教學這一面照妖鏡底下,妖孽紛紛現形,但無奈的是,我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人荒嬉度日,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作者為國中教師,台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