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請教民進黨與謝長廷

■ 王美琇

批評民進黨的決議文,其實不在於文字的增減表述,我們在乎的是,民進黨與謝長廷面對台灣困局的態度和政治判斷。我們認為,謝先生的選戰策略似乎正流於傳統打法與保守審慎,這種評估,與民意走向、時局掌握已經明顯出現落差,讓我們十分憂心。有幾個觀察點,就教謝長廷先生與民進黨:

一、民意板塊的位移:謝陣營深受泛藍媒體影響,一直將北社等本土社團認定只是「急獨的少數深綠份子」,不必太理會,這是嚴重錯估民意。根據民進黨八月二十三、二十四日所做的民調,目前支持獨立達五十七%。其中泛綠支持者八十九%、泛藍支持者三十七%(五十%支持統一)、中間選民五十%(二十二%支持統一)支持獨立。也就是說,謝陣營所認定的「深綠台獨」在泛綠裡將近九成,請問這是少數嗎?若再結合泛藍和中間的民意流動,「台灣獨立」已經蔚為台灣的主流民意。這個民意板塊的位移,其實正透露一個重要訊息:「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渴望擁有一個獨立國家。」

二、重估民進黨與謝長廷的優勢:馬英九和國民黨所沒有或不敢講的,其實正是民進黨與謝長廷的優勢,包括:民主運動的軌跡、轉型正義、台灣名義公投入聯、國家正常化等。謝長廷唯有強化「台灣蛻變」的論述,站在歷史大格局中看台灣的困局與出路,才能對比馬英九的虛假和保守反動。目前台灣正處於從不正常國家要蛻變為正常國家的歷史分水嶺,謝要勇敢說出「台灣的真相」,包括:國名與憲法的不正常、教育和司法體制的不正常等等。從「為什麼要蛻變」到「蛻變成什麼」,其實就是與台灣人民「共同追求」有夢想與希望的未來。時局已經改變、民意板塊正在位移,民進黨和謝長廷應重新評估自己的優勢。

三、正視中國對台法律戰:中國併吞台灣的手段已經走入法律戰的層次,不僅止於口頭恫嚇和外交封鎖而已。他們知道無法用武力拿下台灣,開始以台灣民主內戰(結合國親亂台)和法律戰對台灣蠶食鯨吞。包括世界入口網站、地圖、商品農產品註冊商標、國際組織的文書、單位名稱等等,中國都強行將台灣併入它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世人認知就會誤以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換句話說,中國正在「法理併吞台灣」;若馬英九執政,不出五年,法理併吞就會成為事實併吞,這是當前台灣最大的危機。所以,謝長廷應該把當前台灣的困境向人民說清楚,以明確的國家目標來感動人民。此時此刻,我們需要一個有魄力帶領台灣面對困境、突破困局的國家領導人,不是一個保守審慎、瞻前顧後的領導人。

馬英九的花拳繡腿和包裝作秀,只能在太平盛世做一個「政治花瓶」;謝長廷的魄力與能力遠超過馬英九,如果謝陷入回應司法糾纏的泥淖,就會進入他們的戰場以他們的節奏打混仗,絕對不利。謝必須重新展開自己的大格局,在台灣民主運動的歷史軌跡與變動的時局中,看見自己的優勢與民意板塊的位移。站在歷史關鍵時刻,說出台灣的真相、面對台灣困局,帶領台灣人民勇往直前,為國家的生存發展拚出一條活路。這才是我們所期待的未來的「台灣總統」。(作者為北社副社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