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替女性更生人點亮一盞「光」

◎ 楊宛臻

眾所期待的《華燈初上》上月十八日迎來完結篇,故事是從一家名為「光」的日式酒店開始,女主角羅雨儂(ROSE媽媽)因前夫而入獄,不得不與孩子分離,窮困潦倒地出監,與原生家庭決裂…以上的故事,與許多女性更生人類似,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ROSE媽媽一樣,出獄後順利創業,還有能力照顧其他更生人,甚至邀請昔日獄友李淑華(HANA花子)一起加入。

提到更生人,大家首先浮現的往往是男性的樣貌,或許女性給人的威脅感不那麼強烈,但更生人及女性的雙重身分,更容易讓她們的復歸之路充滿困境。劇中的羅雨儂充滿義氣,拿得起放得下的個性,做什麼都是當機立斷。而夢想成為家庭主婦的李淑華,老家牆上掛滿獎狀,更可看出其天資聰穎,只是生不逢時。她們或受配偶牽連、或因脆弱的成長環境而走向歧途,出獄後卻更加堅韌,「光」就是她們告別灰暗過去的出發點。

為何是酒店?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就無法在社會重新立足,然背負犯罪者的烙印,回到常態就業市場談何容易?燈紅酒綠的不夜城,是一個門檻較低的行業,提供更生女性一個快速在社會站穩腳步的管道,但相對高風險的八大行業,也讓人對角色產生諸多憐惜與同情。

《華燈初上》體現了每個職業都有可敬之處,也帶觀眾看見角色的成長背景。理解會帶來靠近,甚至產生欣賞,當放下批判的眼光,就會發現每個人在此時此刻,走到現在的位置,都有跡可循。相對於現實人生,角色是幸運的,觀眾有機會一窺ROSE媽媽、HANA的生命歷程,從中看見她們的困境、堅強與可愛之處,甚至忘了她們曾犯過罪、坐過牢。

衷心希望當現實生活的更生人重返社會,也有被看見的可能,每個人都是立體而多面向的,只要我們願意與更生朋友維持一個穩定的距離,就有可能看見他們的其他面向,在法律制裁過後,若能獲得更多的信任、理解和力量,相信更生朋友的職涯選擇也會更加自由和遼闊。

(作者是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