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閃擊失利 普廷恐重現車臣戰法

◎ 楊宗新

經歷一周的時間,俄羅斯閃擊烏克蘭的攻勢不成,雙方進入持久戰。許多評論認為,這種曠日廢時的打法,不利經濟實力不佳的俄羅斯,只要烏克蘭堅持固守,普廷終將退兵。

誠然,俄羅斯陸軍給外界的形象,確實以大部隊、重裝甲著稱,背後反應的是國家充沛的人力及紮實的工業基礎。許多人不看好將這種擅長軍團會戰的部隊投入城市戰,然而從歷史經驗看,無論是一九四五年蘇軍圍攻柏林,或車臣戰爭中俄軍的表現,都足以說明:在靈活調度下,大部隊在城市戰中可以化整為零,甚至因武器型態多元,更能展現不同的戰術組合。

二○○○年車臣首府遭俄軍圍攻的場景,與目前基輔等幾座大城的處境十分相似。當時車臣的策略,是將格羅尼茲打造成一座要塞城市:在街道布滿水泥掩體與地雷、大樓進駐狙擊手及火箭筒。俄軍見狀,當即將裝甲部隊置於外圍阻絕補給,小股精銳力量進入城內進行定點式突襲,搭配空軍、飛彈及遠程火炮,逐步清除城內油庫、電廠、機場等關鍵基礎設施。

當年的俄羅斯,剛走過蘇聯解體的陰霾,經濟疲弱、政局混亂,普廷決定使用圍城戰法時,國內外都認為俄羅斯恐怕無力負荷,然而普廷力排眾議,歷經八年時間,不僅贏得戰爭,甚至將分離主義高漲的車臣,馴服為中央的重要支持者,同時自己也坐穩俄羅斯領導人地位。本次在對烏宣戰後第一波攻勢師出不利下,很可能試圖照搬車臣戰法。

當然,烏克蘭的條件比起車臣更具難度。首先,無論在面積或人口上,車臣都選遜於烏克蘭;其次,烏克蘭早已獨立建國,車臣則是爭取獨立未果;再則,俄羅斯民眾對車臣戰爭的支持度,遠高於烏克蘭戰爭;最後,當年西方國家至少在檯面上並未提供車臣援助。這些因素,將迫使俄羅斯必須投入更多軍力,才能達到同等的效果。

攻城戰是戰爭的最後一步,卻也是最難的一步,比拚的是雙方的補給及意志力,此時國際輿論的向背,將至為重要。

(作者為公務員,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