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後醫系暴增,急甚麼?

◎ 陳孟祺

教育部繼清大公費後醫後,又要增加中山、中興公費後醫,三所的招生目的都宣稱要招收電、資領域的大學生。問題是,現在少子化嚴重,考生短短三年內已經從十四萬降到十一萬多,考數A的學生也只有七萬多,政府又一再宣稱電資理工畢業生不敷科技業需求,現在要作這樣的調整,實在說不通。況且,依照目前電子業的榮景,唸了電資何必再去醫學系蹲六年,蹲完後再去當十年的公費醫?

其次,就後醫過去申設的結果來看,大多招到沒考上醫學系的三類學生,最後只能在二軍內挑選,而且這些人普遍有年紀了,要顧現實,多只會考慮到賺錢,過去也是因為如此,才會廢除掉曾經籌設過的後醫系

至於有些學校說,想透過醫學系來提升國際排名,先說國際排名這件事,很多人嗤之以鼻,更進一步說,花了大筆資金去籌設醫院,排擠原本應該用在研發上的經費,這樣的虛偽排名不要也罷。

其實,醫學研究目前在臨床上已經有很多跨領域的合作,不是取代,人生時間有限,能夠專精一樣,已經很了不起了,用輕浮的態度看待專業領域的訓練,這其實是很輕佻的,對於政府的公信力也不好。

根據過去輔大醫與慈濟醫、義大醫的申設過程,大概是每個十年會增加一所醫學系,而且都是醫院設立多年後才設立成功,這也是行之多年的狀況,現在一下子設立了三所學士後醫學系的公費生,不但沒有醫療資源的配合,連師資也不全,匆忙地通過,教育部到底在急什麼?

(作者為都市規劃師,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