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刺槍術與募兵制

◎ 諸葛風雲

日前媒體報導:陸軍刺槍比打靶多,導致立委提案砍訓練預算,但是陸軍最新回應也只是:會維持於一週三天下午施訓,不會挪用射擊訓練等時數,也會跟立委再多溝通;意思就是「照常實施」,影響所及戰鬥部隊、戰鬥支援部隊全部都新增應用刺槍。

正如立委蔡適應所言,現今各國戰技訓練的重點是「戰鬥射擊」,陸軍明年駐地戰技訓練仍只限於戰鬥部隊,卻對戰鬥部隊、戰鬥支援部隊(衛生後勤等部隊)新增刺槍術。

大家沒看到的是,因為陸軍出身的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在立院答詢時回應,刺槍是「練心練技」,他支持陸軍這項訓練!難道就因為這樣所以陸軍就有恃無恐,硬幹到底?

矛盾的是,國軍目前配備的T-91戰鬥步槍長度為880公釐,較之前的65K2步槍(990.6公釐)短,並不適合刺槍。且國軍的刺槍術,右手刁槍的位置是在槍頸,重視刺槍的英軍用L85步槍(長度約785~900公釐),是持在槍托後緣的位置,顯見陸軍在做相關規畫時並未一併做調整,還包含了訓練用的護具及木槍,國軍現有的刺槍術只適合M-14(五七)步槍這類槍頸部是S型或長度較長的槍支。

可以理解陸軍增加刺槍術的時數主要目的是「省錢」,但別忘了,現在是募兵制,每一分鐘的訓練都要更有效率!試想一個班的戰術推進,從雲豹裝甲車下車後展開一線隊型並向目標方向進行警戒觀察,突擊命令下達後,班分為兩個伍進行交互火力打擊並推進,並在最後25公尺前遭遇弟兄受傷中彈時進行火力壓制、投擲煙霧彈後,將傷員撤離至掩體後方,進行戰術醫療程序等等,一連串的戰鬥戰術動作,國軍好像沒花時間跟心思在這上面。

有一則網路笑話:中共軍機入侵西南空域,空軍緊急起飛、海軍緊急出航、陸軍戰鼓隊&刺槍術。國軍中陸軍人數比例最高,將領的發言卻常令人有時空錯置的感覺,請看看新加坡,比較一下雙方的訓練時數跟組織架構,應該就會有答案了!

(作者為企管博士、醫療業主管、軍事部落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