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農業生產的規格化與在地化

◎ 黃如輝

近幾次參加農業機械自動化觀摩會,對政府推動農業機械自動化、解決農村勞力不足與老化的努力頗有感,惟所展示的農業機械有些價格不斐,雖然現場農政單位人員喊出補助,但對於現行台灣農業小面積與小農現況,確實是沉重負擔。

農政單位鼓勵合作社或產銷班購入農業機械並給予補助,但其伴隨著的挑戰是農業生產「規格化」的問題。舉一場洋蔥自動化生產觀摩會為例,現場從種子到穴盤、育苗修剪到栽種株距畦面,皆因農業機械衍生出的規格化,對於過去長期慣行或人力投入模式的確有努力空間。

再者,除鼓勵產銷合作社或產銷班投入自動化農業機械外,筆者認為真正理解在地農業發展特色者,莫過於地區農會。例如日前報導大林筍農因為竹子燃燒產生空汙與碎枝機械昂貴等問題,政府應該鼓勵地區農會投入在地特色農產的農機研發,類似此筍農的問題,透過補助農會成立類似如碎枝農機班,供農民登記及部分自費,讓農業機械得以循環利用,又能藉機發掘、解決現場問題,讓農業生產規格化、自動化與普及化能夠更貼近在地化,將「生產現場」列入政策應先考量為宜。

(作者為農改場技工,嘉義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