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歐盟轉向 直面中國「脅迫」

◎ 張孟仁

立陶宛與台灣深入發展關係,遭到中國一連串的外交報復與經濟制裁,還對立陶宛出口設置了障礙,並向第三國的企業施壓,要求不要與立陶宛做生意,「示警」其餘歐盟友台成員國意味濃厚,卻迎來歐盟執委會「反脅迫工具」提案,儘管必須得到歐盟二十七國多數同意及歐洲議會通過,方能成為法律正式生效,但可看出歐盟無意再容忍中國以經濟手段脅迫歐盟成員。且該提案有明年度承接歐盟理事會主席的法國力挺,格外引人注目。梅克爾後期「拉中抑美」的歐盟立場,看似鬆動。

歐盟近期對中國議題頻頻出招,有意走回「理念、規則、價值」的立場,而德國新政府的聯盟協議也出現同樣基調。除了歐洲議會歷史性的友台政治協議,還推出與中國「一帶一路」較勁的「全球門戶」戰略,更攜手美國召開外交高層對話,把台灣、人權與假訊息等議題列入議程、延長制裁侵犯人權的中國官員、確認半導體短缺原因、參加美國民主峰會,並聲稱歐盟將在共同關心的領域與台灣進行合作和交流。歐盟成員國的友台舉動更是目不暇給:德國新外長明言不可任意改變台海和平;捷克友台總理執政;法國國會兩議院通過友台議案;荷蘭一日通過兩個友台議案;愛爾蘭參議院的挺台參加國際組織。

一連串歐盟與成員國的舉動,都可嗅出歐洲正走出以往過多關注「經濟層面」甚於「價值」的對中政策,暫時拋開對美國的不滿,回到原本與美國較為一致的西方立場。何以致之?

一、印太地區是未來經濟發展重心,歐盟已然落後了美中一截,需奮起直追。歐盟的印太戰略規劃納入台灣這個理念相同的夥伴,與之共組民主供應鏈。

二、烏克蘭危機,使中、俄、白俄靠近,中國與白俄已進行軍事合作,歐盟需要北約相挺。

三、疫情的產業斷鏈、「經濟脅迫」與「新疆、香港人權」,讓歐盟警覺到必須改弦易轍,直面挑戰。

(作者為輔仁大學義大利語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