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評總統「英檢取代考試」構想

◎ 邱寶福

蔡英文總統日前在一場與高中生的論壇裡頭,拋出所謂的「以英檢取代英文升學考試」的想法,引發熱議。我不知道蔡總統這番言論是一時興起還是醞釀已久的想法,放在教學現場是否可行?筆者幾點淺見供參。

不可否認,現行台灣的英文考試制度,著重在閱讀與寫作,聽力及口說的部份則是比較弱的一環。語言是溝通的工具,長遠來說,台灣要成為雙語國家,非得要從基層教育作改變才行。因為考試領導教學,考試內容不變,要學生放棄可以透過不斷的刷題、背單字、文法、片語拿高分的閱讀寫作,轉而精進實用技能的口說、聽力能力,恐怕是癡人說夢。除了營造沉浸式的學習環境以外,改變考試方式及內容,也是一個值得大家討論的方向,我想這就是蔡總統拋出這一個議題的弦外之音。

教育是百年大計,不能說改就改,所以教育部長面對外界的質問,第一時間就跳出來澄清,明年的考招制度不變。那麼,之後究竟要不要順應世界潮流做改變呢?有沒有公平性的問題?勢必得參採基層教師、家長、學生的意見,從長計議,並有其過渡期,才是正道。

首先,讓我們先來討論最現實的「錢」的問題。蔡總統的「隨時都可以考」,一方面解決了一試定終生及考試壓力的問題,但同時也衍生了經濟弱勢學生和一般生的機會不平等。多益英文檢定考試,光報名費就要一千六百元,而全民英檢初級的報名費是五百六十元,差了將近三倍,對經濟弱勢家庭而言,恐很難讓孩子隨時想考就能考。若國家補助第一次報名檢定,第二次、第三次呢?還是會有公平性的問題啊!

此外,英文檢定要採用哪一種?全民英檢、多益?學生會不會為了拚英檢,放棄學校的英語課程,本末倒置?考試領導教學背後的大魔頭就是升學制度,更改大學入學考試制度可不能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看看這幾年的大學入學制度,不斷的修正微調,搞得家長、學生、老師人仰馬翻。蔡總統的英檢取代考試,立意良善,且英檢證書除了用來當作升學的門檻和篩選標準之外,對未來的就業及謀職也有幫助,可是在配套措施尚未到位之前,千萬不可貿然實施。

(作者現職國中教師,台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