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灣司法的關鍵時刻

◎ 翁翊書

石木欽案作為台灣司法史上最大的醜聞,懲戒法院三次的審理至今沒有切入案件核心,令人懷疑司法體系面對此案的決心,究竟何時才能給台灣人民一個交代?

本案已三次開庭,石木欽卻從未親自到庭。本次石木欽的代理人出庭時,面對最為關鍵的購買股票出於何人之手、股票與房地產的資金來源,始終以候具狀答覆搪塞,審理進度可謂毫無進展。若未來石木欽仍堅持不到庭,可以想見案件只會無止盡拖延。身為前公懲會委員長的石木欽既然多次為自己喊冤,更應該親自到庭釐清案情,還給自己及司法界清白。

石木欽始終不出庭,卻未見審判長表示任何意見。根據公務人員懲戒法第卅五條,只有在審判長允許下,被付懲戒人才能不親自出庭。綜觀三次審理程序,案件的調查已因石木欽本人不在場而呈現膠著,審判長非但沒有動用職權,連提醒當事人應到庭的柔性勸說也沒有,造成開庭內容空洞化。

石木欽案已動搖民眾對司法所剩無幾的信賴,此時正是司法自我糾錯的關鍵時刻。否則,官官相護、權貴司法,將成為台灣司法體系永遠無法撕去的標籤。

(作者是台大醫學系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