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國人對台灣強韌政經基本面要有信心

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台灣防疫與經濟表現亮眼,堪稱奇蹟。不過,今年五月疫情出現破口,每日確診達數百人並且發生疫苗荒,導致人心惶惶;然而,僅約三個月就將確診人數降至個位數,疫苗覆蓋率突破四成,又創下另一項奇蹟。與此同時,台股卻在近期內由歷史高峰劇跌一千七百點,外資今年賣超也達五千八百億元,引發投資人恐慌。金融市場的動盪是否肇因於政經環境變數,值得深入探究。

首先,在國際政治上。美國自阿富汗撤軍,阿富汗中央與地方政府或不戰而降,或流亡出逃,毫無捍衛家園的決心,造成神學士重奪政權。喀布爾機場上民眾搶搭飛機,彼此踐踏甚至由高空墜落身亡的景象,猶如一九七五年南越政權垮台、首都西貢亂象再現。阿富汗淪亡錄令世人震驚,「美國不可靠」成為美國盟邦的疑慮;而台灣親中派與對岸顯然相互呼應、同聲一氣,製造「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的錯誤類比,企圖引起國人恐慌。加上前美國總統川普突如其來的暗示,「我認為台灣會發生不好的事情」,更加深國人憂心。然而,台灣社會安定,多數國人願為保護台灣一戰,產業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環節,在印太戰略上更居於地緣政治的戰略要衝。這是阿富汗無法相提並論的。尤有甚者,針對國際間的懷疑聲浪,不但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堅定回應,「對台灣、以色列的承諾,一如既往堅實」。美國總統拜登更將台灣與南韓、日本、北約等量齊觀,明確指出「要是有人入侵或對我們的北約盟友採取行動,我們會回應。對日本、南韓、台灣都一樣。」拜登顯然也針對川普的「壞事」說,強調美國旨在試圖阻止壞人(bad guys)對它們做壞事。拜登對於中國一旦對台採取行動的清楚回應,乃是台美斷交、共同防禦條約廢除以來,歷任美國總統首見,意義非比尋常。有了美國堅若磐石的承諾與台灣強健的政經底氣,投資人完全不須替台海情勢憂心。

其次,美國的縮表與減少購債行動,恐將造成金融市場資金動能的萎縮,乃是全球股市的一大隱憂。聯準會自全球金融海嘯採行量化寬鬆、降息救市以來,資金並未挹注到實體經濟,反而湧入金融市場,推動全球股市的大多頭行情。如今,美國聯準會的緊縮行動勢在必行,差別只在何時開始啟動。因此,未來資金將會回流美國,這也是外資連續兩年在台股共賣超逾一兆一千億元的重要原因。聯準會縮表既可預見,投資人其實已有心理準備,因此一旦真正實施,衝擊便可以降低。事實上,美國股市並未因為聯準會縮表動作愈來愈清晰而大幅下挫,台股投資人又何必杞人憂天?更何況台灣經濟基本面良好,主計總處日前大幅上修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至五.八八%,而出口更創下新高,有機會進步到全球第十三名。這意味著即使資金退潮,未來仍可望出現基本面行情。台股實在沒有悲觀的理由。

最後,當沖降稅是否再度延長,成為台股的重大變數。此波台股下挫被認為是大戶以摜壓市場手法來迫使政府延長降稅。實際上,當沖只能助漲、助跌,並非市場的主導力量;而上週三延長當沖降稅拍板定案,週四台股卻重挫四百五十點,更可見當沖降稅與否,並非大盤漲跌的關鍵。投資人若過度關注當沖降稅議題,恐怕只會扭曲投資的思維與布局。坦白說,當沖降稅是極具爭議的政策。長期投資才是市場的穩定力量,方可反映企業的價值;而政府為了衝高成交量,以紓解相關產業的低迷困境,對當日沖銷予以降稅鼓勵,豈非變相懲罰長期投資人,稅制之不公,不言而喻。然而,當沖降稅再度延長三年是否得當姑且不論,投資人的布局更應在於企業、產業與經濟基本面,而非交易方式或稅率,才可使台灣金融市場更加健全,免於受短線炒作的影響。

股市是經濟的櫥窗,也是投資人對國家未來發展的信心指標。台股今年漲幅原本領先多數全球股市,近月來卻重挫一千七百點;反觀在高檔的美股雖有聯準會緊縮的隱憂,卻仍一再創下新高。不免令人質疑台灣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才讓近日台股如此疲弱?而剖析可能衝擊台股的各項因素,可以看出台灣的政經結構並無重大利空存在,因此在釐清相關疑慮之後,吾人相信無論是阿富汗淪陷的錯誤聯想、美聯準會的緊縮行動等等,都不會嚴重衝擊台灣強韌的基本面,更無法打垮台灣人的信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