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國的台灣政策需符合常識與常理

陳水扁總統本月下旬將前往中南美洲友邦訪問,一如以往,陳總統是否取道美國的問題,引起台灣泛藍政媒大作文章。儘管外交部發言人王建業強調正就此事與美國協商,已有親中反台媒體指稱美國只准許陳總統專機停留本土以外地點,也不得過夜,只能短暫加油。在此同時,泛藍政媒把此事與美國不贊成台灣公投加入聯合國掛鉤,抨擊陳總統一意孤行,自取其辱。

類似的政媒新聞炒作,近年屢見不鮮。凡是有利台灣建立正常國家的舉措,包括突破外交現狀,國內泛藍政媒一概反對,只是這些黨國體制的殘餘勢力如今在野,為反對而反對不但悖離主流民意,也常流於狗吠火車。於是,為了增加聲勢,儘管泛藍政媒近年明顯親中反美,假借美國威迫台灣的文宣伎倆仍不時出現;至於,拿其中國老大哥恐嚇台灣人,惡例更不勝枚舉。在加入聯合國一事,有如官方發言人所說,美國不支持台灣成為聯合國或需要以國家身分為會員資格的國際組織;從而,美方對於我國經由公投且以台灣名義為之,或有疑慮。剛好陳總統有中南美洲之行,過境美國遂成泛藍政媒大肆炒作題材,並拿美國威嚇台灣。

其實,是否過境或如何過境美國,原非陳總統這次中南美洲之行的重點,此行重要的是我國元首參加中南美洲元首高峰會,並實質增進與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及聖露西亞等國邦誼。陳總統可以一如其任內六次前例,請求過境美國,經由其官方依照台灣關係法義務與安全、舒適、便利、尊嚴的原則,加以接待。如其不然,過境美國儘管較為順理成章,卻並非必然。去年五月,陳總統出訪中南美洲,即另闢蹊徑,輾轉經由杜拜、阿姆斯特丹,前往多明尼加等友邦。

取道美國前往中南美洲既非必然,則是否過境美國本土,實乃形式意義大於實質。誠然,過境美國本土,特別是紐約、洛杉磯等大城市,或可順便帶來會見旅美熱情僑民等非官式活動及效益,惟畢竟仍有其明顯限制。更重要的,美國國務院的官僚如果強要把這種例行公事,上綱變成宣洩對台灣民選總統政策作為不滿的工具,我國自應有輕重的考量,不能一味屈就,就此而言,去年初廢除國家統一綱領與國統會,這次打算舉辦加入聯合國公投,都是民選總統順應主流民意的為所當為,也是民主台灣向國際社會宣示願平和處理與共產中國的正常關係,並積極參與國際機構的誠意。

積極推倡民主使其落實為普世價值的美國,面對台灣如此具體實踐民主、走入國際社會的果敢行動,理應道義支援。令人遺憾的是,其行政部門近年卻常在對待民主台灣表現出言行不一:從柯林頓到布希總統,從鮑威爾到萊絲國務卿,常於稱讚台灣為民主成功故事的同時,受制對共產中國的外交需求,即連公民投票這種具體落實民主基本原則的程序,亦常以改變台海現狀或一個中國政策為由,強予打壓。這種言行不一,近年在台灣激起不少反美情緒。與泛藍政媒不同的是,黨國體制者反美是由於親中,尤其所謂中國崛起之後的大中國意識;新近出現的反美意識,主要出自對美國一味屈從共產中國而壓制民主台灣的反感。

所幸美國政界並非盡是言行不一之徒。就在七月三十日,美國國會眾議院無異議通過第一三六號決議案,敦促行政部門,取消對包括民選總統在內的高層官員訪問美國的限制。有如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首席共和黨議員羅斯雷提南(Ileana Ros-Lehtinen)所強調:美國與台灣高層無法直接溝通,雙方如何推展關係?美國行政部門現今所急切需要的,正是這種不違背常識與常理的台灣政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