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讓外籍看護先打疫苗

◎ 蔡尚謙

在國內疫情持續嚴峻,疫苗數量有限情形下,人人都希望儘快接種,但究竟應如何決定優先施打順序,始終考驗著我們的文明與理性。隨著疫苗施打的範圍漸漸增加,如何在既定的順序範圍內加入必要的施打對象,是否有所忽略,則形成了政策的盲區。

近日,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公開疾呼,籲請政府應該放寬疫苗接種對象,在疫苗接種順序之第五類應增列「符合長照資格者(例如使用長照2.0服務、聘僱外籍看護工)及其同住之主要照顧者(包括家人、聘僱外籍看護工等)」。此項呼籲深值政府重視。

依照家總所提資料分析,台灣目前約有八十萬失能、失智及身心障礙者,僅約十三%使用住宿式機構,其餘皆生活於家庭,其中約三成聘僱外籍看護,這些外籍看護廣泛分布於台灣各地的家庭之中,卻未被列入優先施打順序,已經形成高風險接觸的隱患。

學者表示,家庭照顧者就是社會中的弱勢,「他們不只是自己一個人,也辛苦地背著另一個人的生命」。這誠然是從人文關懷角度觀察。但更實際的從社會現實考量,我們必須承認,這些外籍看護很可能不只是同住照護,甚至在被照顧者的親友家人間流動,承擔著更多幫傭角色。而這樣的流動轉移,若無法被涵蓋在疫苗施打的範圍內,則其可能帶來的感染隱憂,亦有高可能性成為下一個防疫破口。

這些居家外籍看護實質上承擔著年長者、失能失智者等弱勢族群的生命照料與陪伴。但這群少數族群並無話語權,也難以為自己發聲爭取權益。疫苗稀缺時,固然不患寡而患不均,但政府應該務實評估這些近廿四萬位家庭聘僱外籍看護工應該列入優先施打順序,落實真正的平等照顧,且不致使原先的忽略,在日後形成意外的疫情衝擊,導致不可逆的遺憾。

(作者為執業律師,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