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如果石岡壩下游挖人工湖

◎ 張炎銘

最近這波梅雨,為水庫帶來逾一億噸水進帳,各地限水措施不至於進一步加強,大家更能體會水庫對台灣的重要,但可能少有人注意到石岡壩竟然就要「調節性放水」了。

石岡壩是屬於方便取水的「堰」,並不是以蓄水為目的的水庫,需要調節性放水,個人並不意外;但值此台中居民過著「供五停二」的限水日子,看著白花花的水源逕流入海,總覺得可惜。

大甲溪水源豐沛,也有六座公告的水庫,只是除了德基水庫外,其餘庫容都不大,因此德基水庫以下的逕流量,經過青山、谷關、天輪、馬鞍等電廠,從發電觀點已算充分利用,但從水資源觀點,則否。過去五年,石岡壩這種放流量最少每年近四億噸,最多近二十九億噸,所以停水期間民眾去石岡壩訪視,有時還是流水潺潺。去年底通過環評的「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計畫」,雖然從石岡建條管線供水給后里第一淨水場,對大甲溪水源運用有所助益,但淨水場的容量與對濁度的處理能力,仍會影響水源利用。

電廠發電尾水若不再攔蓄利用實暴殄天物。德基與青山約僅一公里,德基可把青山當成下池,仿日月潭抽蓄發電,盡力留住水資源。天輪壩原有八十萬立方公尺後池,馬鞍壩完成後,遭襲奪變成其後池。台中地區每天用水約一百二十萬噸,若單靠這後池調節,顯得太小,除了疏濬或壩高加高以加大庫容外,若能在石岡壩下游再闢人工湖,一方面引取剩餘流量,一方面鑿井取水入湖,供水海岸地區,相信水質與成本會比海淡、廢汙水再利用更好、更經濟。

(作者為水利退休人員,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