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惡性分配

日本參議院改選,執政的自民黨大敗,拱手讓出參院多數黨地位,為日本政局開啟一個新局面。

自民黨大敗的原因,有人歸因於安倍首相的領袖魅力遠遜於前首相小泉;有人認為安倍施政用力於國家正常化、防衛廳升部等議題,其他施政平平;但是許多評論家認為安倍政府對M型社會的新社會形態反應太遲鈍,以致被新興的新貧階級所厭棄。

日本的經濟復甦力道雖不如其他國家勁猛,但是已走出長達十年的經濟停滯僵局。但經濟復甦的數字並沒有帶給執政黨勝利的福音,社會財富雖有增加,但是所得分配卻出現M型分配,也就是大多數的財富進入少數新富階級的荷包,而許多中產階級在這波財富重分配中沈淪到低收入階級,造成少數的富者更富,更多人更貧的惡性分配,社會相對剝奪感讓日本選民對執政黨更不滿。

這波M型分配的經濟型態並非日本獨有,台灣社會也同蒙其害,再加上國際原物料狂漲,帶動物價波動的情勢越來越明顯,民眾承受所得未增加,但物價支出卻上漲的雙重打擊,問題的嚴重性將不亞於日本。

現在台灣的問題並不在於股市上萬點或是二萬點,不是經濟成長率是四點二%或是六%,也不是國民所得達到一萬六千美元或是二萬美元,而是在所得財富成長的亮麗數字下掩藏著所得分配不均的惡化現象。

M型惡性分配是全球化經濟的新現象,也是所有政府的課題,處理不好這個新興問題,大選時就會被選民當掉,日本已經建立了一個新範例,台灣要記取日本自民黨的教訓,提早化解惡性分配的引線。(作者林文政,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