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英明
又傳本土疫情,喚起民眾再度關注新冠肺炎疫苗問題。《彭博》26日公布防疫韌性排名(The Covid Resilience Ranking),台灣退居第五,主因是疫苗覆蓋率僅0.1%,是53個國家/地區中最低。
台灣疫情相對安全、有人想要等待「效力更強」品牌(或國產)疫苗上市、加上「恐懼副作用」,應是目前台灣接種率不高的幾個因素。本來該進口的品牌遲遲沒到(有些令人失望),而近日社區感染隨時隨地都可能爆發,筆者覺得,或有需要介紹專家們已一再提起的兩個觀念。
其一是,疫苗副作用,應視為身體免疫機能的正常運作。有發燒,表示身體正在盡責地工作、產生抗體,正因為年輕人的免疫作用較老年人強,所以「副作用」也較大。除非有較嚴重的反應或過敏,其實都是對身體具正向的良性作用,而且其不適在短時間就會消失,比起得病的痛苦,還是很有代價。在沒有疫苗的時候,每天有很多人突然發病或死亡,統計上在台灣十大死因中,扣除事故傷害,每天約有350人死亡,這些人或可能是剛好一兩週內有注射疫苗,因此觀念上也許要注意時間的「巧合」。討論安全性時,更必須考慮是本來就會發生,或真的是因疫苗而發生。
其次,美國有很多專家都指出,比較各疫苗的「效力」efficacy (例如輝瑞的95%、嬌生的64%、AZ的65-70%),來判斷哪個疫苗「優」或「劣」,很可能會產生誤解。因為所謂「效力」,是由大規模的實際人體試驗產生,方式是選某個地區,某取樣人口,一部份人注射疫苗、一部份人注射安慰劑(例如生理鹽水),在某段時間後,由已染病者去分析,有多少比例是打疫苗者、多少比例是打安慰劑,計算風險後得到的就是「效力」。簡單講就是兩者的致病風險比較。所謂效力95%,並不是一百個人注射後,「有九十五人不會感染」這麼簡單的數學邏輯。若是如此則一萬人接種,後來會有五百人還是感染,那真是很糟的疫苗了。
AZ疫苗似給大家「效果差一點」(75%左右)的印象,但最近《刺烙針》一篇報告,兩劑間隔如延到2-3個月,有效率可達90%。
這種實驗結果,會因時機、方式、國家或地區(各地方有不同的防疫政策)、有無變種病毒,而產生差異。選在本土病例極罕見的台灣做實驗(去年6月前後),會得到打疫苗與打生理鹽水都有「100%效力」的結論(因為沒有人得病)。美國主疫苗輝瑞、莫德納,做實驗時是選在美國本土境內,當時亦非疫情最高峰。嬌生則是在更後期的高峰期所做,加上在南非與巴西也做了很多人體實驗,才產生似乎平均「效力較差」的結論。這種數據並不適用於每個不同的情境,或每個真實的世界裡。所以專家認為「多少%有效,不應是疫苗做比較的重要條件」。
約翰霍普金醫學院的阿達加Adalja 教授說:打疫苗最主要目的,不是保證大家都不染病,而是降低得病後的嚴重度、避免發生住院的狀況。能達到這個目的,就已經是非常好的疫苗。更重要的是在「群體免疫效果」產生以後,能讓新冠病毒「馴服」得像一般呼吸道感染病毒一樣,不致對大多數人產生威脅,也不會因為病毒存在的條件,一直不斷產生變異,讓流行期越拖越延長,無法控制。打疫苗不但保護自己,也保護社區的附近其他人。
阿達加教授說:「目前每個通過臨床試驗、已核准上市的疫苗,都是效力一樣強的疫苗,都有100%防止疾病嚴重度及住院的效果」。在5月4日歐盟公告有這能力的疫苗,所指的是:輝瑞、莫德納、嬌生、AZ這四種。歐盟希望藉此而重新開放觀光。
美國專家對其國內上市新冠疫苗的意見是:目前你能首先打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The best COVID-19 vaccine for you is most likely still the first one you can get)。不需要選擇、也不需要等待。
這句話也值得大家、尤其有高風險職業的工作者參考。
(作者為退休醫師,台灣家醫學會創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