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五四、牛津 基隆、虎尾

◎ 曾泰元

今天是五四,五月四日。歷史上的五四,有誰還記得呢?

我生於民國五十四年,所以對「五四」特別有感覺。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都是百年以前的事了,當初投身其中的十八歲大學生,倘若今天還健在的話,也都有一百廿歲了。

我高中時懵懵懂懂,歷史課本介紹的五四,只記得中國大學生因民族主義而走上北京街頭,喊著「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示威口號,以及繼之而起的新文化運動。如今我在東吳大學教書,研究英文詞彙,發現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居然大篇幅收錄了「May Fourth」(五月四日;五四)。

OED說,「May Fourth」是個形容詞性質的定語(attributive),尤用於「May Fourth Movement」(五四運動)這個搭配。OED在定義裡簡述了這起歷史事件,說五四運動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學生在北京發起的一場示威活動,抗議中國政府未能反對凡爾賽和平委員會的決議,導致德國之前在中國的權益轉讓給了日本」(a demonstration held by students in Peking on 4 May 1919 to protest against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failure to oppose the decision by the Versailles Peace Committee to allocate Germany’s former possessions in China to Japan)。

定義裡除了狹義的政治事件之外,OED還納入了由此衍生而來的文化意涵。OED說,五四運動也指「咸信這次示威活動在中國所引發的全面文化革命與知識革命」。

清明掃墓時,父親說,就在五四運動的同一年,時年十五歲的我阿公離開基隆三坑的祖厝,南下雲林虎尾,到成立不久、需人孔急的虎尾糖廠當白鐵工,落戶虎尾。十五年後,他和糖廠邊上、世居青埔的阿嬤結婚,我們曾家從此都成了虎尾人。

十五年前的五四,我的部落格開張,至今筆耕未輟,已貼了一千五百餘篇的原創文章。

鑑往可知來,歷史會重演。遙遠的日子,謙卑的情懷。

(作者為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