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道路改名未竟全功

◎ 李兆坤

柯文哲市長拋出「路名去中國化」,無論其動機為何,至少不同黨派有類似主張,或許未來有機會成為社會共識。路名的變更除了行政手續外,最困難就是當地居民需跑上許多地方,才能合法完成戶籍地址變更。若未來法律上有辦法支持透過電腦化協助民眾在公私機構資訊同步更新,此主張與實現的距離將會不遠。

除了路名之外,底層的行政區劃名稱、地籍地段,也充斥著與在地文化脫節的現況。無論是原住民族鄉、區被硬生生稱為光復還是和平,或是明明就有眾所周知的地名,在行政區調整時卻被套上中正二字(古亭區);這些都是假以時日我們可以完成的方向。

當年陳前總統在一九九六年將台北市的介壽路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開啟現有政治化路名貼近在地的濫觴。不過,許多民眾可能不知道,這次更名並沒有徹底落實。至今維護總統府周邊道路安全的警政機關,銜名牌仍然是「介壽路派出所」;更諷刺的是: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竟蓋在凱道旁的「介壽公園」內。更名為城中派出所或民主公園的行政程序,沒有改路名那麼複雜,若一併把介壽公園的林森主席銅像遷往林森公園,將能以實際行動彰顯柯市長的「決心」。

(作者為高中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