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約翰
中國用語測驗話題一直不衰。隨著台海情勢緊張,中國用語成為認知戰攻防中用來區分假訊息的特徵,卻隱然就要形成一種用了中國用語就是敵人的氣氛。
語言是文化與認同的重要載體,然而它並非凍結在某一完美狀態,而是隨著時間的長流不斷更新變化,現在我們使用的語言,反映出的是過去歷史的遺存與消逝。
歷史上,台海兩岸同屬一個政權的時間,遠少於分屬不同政權。不同種族、統治者及隨之而來的制度與文化,在台灣交會,都在台灣的日常用語中留下痕跡。比如面積單位甲、坪、公頃,就分別來自不同的統治者,閩南語中的許多外來語來自日本,這些用語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正是多種文化留下的痕跡。
中國與台灣關係向來緊密,不管把這種緊密看成是水乳交融還是互相磨擦。網路興起之後,這種緊密也反映在網路上。各種流行文化文本中,由中國用語主導的情形愈來愈普遍,該對這種現象草木皆兵嗎?
首先,名詞的使用要把握好。台灣慣用的名詞不要隨便換掉,如短(影)片、軟體、敝公司這些台灣早有慣用詞,且詞意表達更準確,如非雙方商業往來文件所需,日常生活中沒有必要使用,正式文書更應該注意,特意使用反而是某種意識形態的表態。
其次,中國網路流行語有些是將不雅、辱罵或體貌歧視、性別歧視的詞句,透過諧音、縮寫而成,以規避審查,並不適合用在一般溝通、也不禮貌,就算在中國,也非檯面上的用詞。像是NMSL、本斥但大、你妹、牛逼,這些就看個人修養了,愛用這些詞的人,自然也會幹不離口,與認知戰沒什麼關係。
至於一些動詞、形容詞,老實說沒有必要在意。網路交流中一些新鮮生猛的詞句,很容易受到歡迎而流傳,尤其在流行文化領域。中國宮廷劇的台詞,也受到網友愛用,廣泛出現在哏圖裡,難道也要拿意識形態來檢視?
語言是動態的,既承載了文化與意識形態,又講求實用,兩者之間必須小心拿捏。放棄對名詞的詮釋固然不可,但如果生活中都要斤斤計較,就剛好走進特定意識形態基本教義派的圈圈裡。如果真有台灣價值存在,表達的自由正是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自己內部以語言搞敵我識別,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
(作者為世新大學傳播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