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榮欽
現在電視上都在猜測柯文哲目標 20 億台幣的「屯田計畫」名稱是源自曹操,他的部屬棗祗見到曹操打敗黃巾軍,獲得了一大批耕牛、農具和勞動力。於是棗祗建議曹操別浪費這些東西,不如在許都一帶開墾土地,實行屯田,以解決糧食問題,開創兵農合一的先河。
柯文哲涉貪,弊案一樁又一樁,新爆出目標 20 億台幣的「屯田計畫」。(資料照)
不過屯田制這麼好,為什麼沒有留下來?其實屯田制在財產權理論上有許多問題,所以逐漸式微,後來名存實亡,到了魏元帝就正式廢止了。
名嘴這樣猜,未免不太了解柯文哲。如果屯田計畫名稱是出自柯文哲,以他社會科學知識的貧瘠,大概不會知道這些,更有可能是受了他的偶像毛澤東的啟發。
雖然林則徐禁菸、鴉片戰爭、百年國恥成為中國教科書的標準內容,但事實上,清朝末年起,中國大量生產鴉片,不僅自給自足,還有能力出口到鄰近國家。
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法新社檔案照)
中國共產黨最早是接受「境外勢力」蘇聯共產國際的金錢援助,接受指示在中國推廣共產革命。後來隨著共產黨壯大,也成為軍閥,可以佔地收稅,但是因為對日抗戰以及國民黨經濟封鎖,加上中共佔據都是陝甘寧等極為貧困的地區,稅收無法養活大量軍人,共產國際的援助也不穩定,最後在毛澤東指示下,除了對當地農民種植的鴉片抽稅,以及對跨省的鴉片貿易抽稅之外,更指派專員,負責共產黨軍隊種植和販賣鴉片獲利。
共產黨中央並在 1939 年,指示軍事機關、學校和八路軍留守部隊種植農作物,其中就包含鴉片,原因無他,因為鴉片的利潤最高,依據當時市價估計,利潤可達一般農作物的近百倍之多。
在八路軍留守部隊中,生產效益最高的是一二〇師三五九旅。從 1940 年起,在旅長王震的領導下,在距延安近百里的南泥窪(後改名為「南泥灣」)開荒造田,從 1940 年到 1943 年開墾荒地 5 萬畝,並建立了紡織廠、肥皂廠、鹽井、磨坊、運輸隊、軍民供銷合作社等工商部門,到1944年,終於達成自給自足。
其實王震軍隊燒林開墾的農地中,最好的土地都用來種植產值最高的鴉片。不過一開始八路軍對種植鴉片沒有經驗,收成不理想,黨中央還派人調查,最後王震的部隊掌握訣竅,鴉片收成大增,才在1944年達成自給自足。
毛澤東屯墾的經過,名聲極為響亮,幫助八路軍等擺脫經濟與財政困境,實現兵農合一:既能打仗,又能生產,實現自給自足,不再需要看國民黨臉色,也降低對共產國際的依賴。
後來毛澤東覺得自己不僅是軍事天才,也是經濟天才,在那段期間,陸續發表了《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與財政問題》、《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遊擊區也能夠進行生產》、《論軍隊生產自給,兼論整風與生產兩大運動的重要性》等文章,成為中共的指導文件。
南泥灣因此聲名大噪,還拍成電影,1942年,毛澤東為電影《南泥灣》專題題詞「自己動手做、豐衣足食」,成為當代中國的網路用語。後來名為《南泥灣》的歌曲,更是幾十年都是中共歌曲的前三名(別 google 了,聽不慣的)。
比起曹操,毛澤東更可能是柯文哲的靈感來源。
(作者為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沈榮欽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