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水庫清淤還有更佳辦法

◎ 張炎銘

貴報讀者投書「水庫清淤技術可考慮輸出」,以日月潭水庫「混水發電」經費,比較美國清淤成本,認為有競爭力。其實以日月潭的淤積與發電需求,清淤並非最優先,費用也不便宜,其做法是礙於觀光需求的無奈。

日月潭是從武界壩引水的離槽水庫,淤積率約二成多,成績算不上前茅;上游的霧社水庫淤積近八成,又是整個水系龍頭,更需要優先清淤,只不過霧社名氣不如日月潭,旱情下大家更注意「九蛙疊像」罷了。

依據水利署資料,從二○○六年至二○一九年,每年水庫清淤經費與數量,個人計算其平均單價,清淤每立方公尺費用介於新台幣五十五元(二○○六年)至一四二元(二○一二年)之間,日月潭每立方公尺要二四五元,是最高年均價的近一.八倍,不算最經濟的方案。

水力排砂確實是最有效率、最經濟、也最環保的方法。但排砂即是「排水」,排一立方公尺泥砂,需要三至六立方公尺的水,所以僅能在豐水期操作。曾文、南化水庫防淤隧道已完工,石門、白河水庫正執行中。但上述水力排砂都未透過發電廠。日月潭混水發電必然影響發電水輪機壽命,國外水庫容量夠大,利用呆容量就足夠解決水庫淤砂,需要這種「自傷」手段?日月潭抽泥砂處與發電取水口距離甚遠,考慮觀光還必須採用沉管輸泥,否則何不仿照石門水庫,將原發電水管一分為二,一條改裝為排砂管?

日月潭混水排砂另一個不利因素是下游還有集集堰。混水排砂控制好,泥砂濃度或許對水質尚無影響,但泥砂一定還是淤積在集集堰上游,集集雖是沒有高壩的堰,淤積影響不似以蓄水為目的的水庫,但還是有「以鄰為壑」的惡感,若能將排砂管延伸至集集堰下游,更功德無量,甚至串聯霧社水庫排洪排砂,一併解決霧社水庫淤積難解的問題。

水力排砂經濟,但台灣水庫容量不大、運用率高,能利用防淤隧道來操作排砂次數相當有限。而利用枯水期、水庫水位低落,趕快加強陸地疏濬,增加庫容,所花的經費比起水中抽泥砂節省很多。

泥砂源自集水區,因此水庫集水區的經營是根本。除了增加水庫疏濬量外,期待泥砂生產量也應降低,則該寬列集水區治理經費,該有的攔砂壩施設與方法能尊重水保專業,甚至重要水庫集水區能仿照翡翠水庫,成立專責水庫特定區管理局,讓水庫更能益壽延年。

(作者是退休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