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大考國英文試題何不學加拿大

◎ 黃榮文

今年學測考題難度增加,尤其是數學科,整體成績大幅滑落,考生、家長、教師怨聲載道,某高中校長日前亦撰文質疑大考中心無人為此負責

不只數學,語文相關的國文與英文科,試題難易度與鑑別度問題,長久以來經常為人詬病。

國內的教育,一向是考試引導教學。以國文科為例,文言文的比例經常偏高,通俗、較能論述想法的白話文卻不受重視,或許相關人士認為白話文偏易、鑑別度低;但文言文通常艱澀難懂,考試時容易出題,日常應用度卻不高,導致多數學生只會應付考試,卻無法以文字和語言正確有效的描述自己的情感與論述心中的想法。

筆者擔任大學教職,教學、研究、服務多能勝任有餘,最艱難的工作卻是修改學生的專題實作以及碩、博士論文。學生交出來的論文初稿經常慘不忍「讀」,不經過五、六次來回訂正,難以上得了檯面。改完一本論文,總有「壽命少了至少一個月」的感覺。

寫作與論述,應重「信、雅、達」,更必須能活用於日常生活。偏離了這些,只執迷於考試容易出題,卻與生活脫節,這是台灣的語文教育現況。

反觀國外,以加拿大為例,高中英文課程注重閱讀、寫報告、上台講述、辯論等;當然也有開授研究莎士比亞等古代經典文學作品的文學課(如同我們的文言文、古典文學等),但只作為選修課,提供給有意走文學路線或是有興趣者修習,和考試無關。英文「省考」(如同我們的學測或指考)只考兩篇半的作文,二篇長篇、一篇短篇。

建議大考中心,升大學語文(不只國文,英文亦同)考試可以改成只寫兩篇作文和兩篇閱讀測驗。作文題目可以是一篇論說、一篇抒情,或是任何組合,但一定要有「論述」的題型,以測驗學生的論述能力;閱讀測驗可以是選擇題形式,但至少有一篇是讀後心得的短文寫作,以鑑別學生的文章閱讀及分析判斷能力。

至於繁雜的閱卷評分工作,可參考國外做法,或開發AI閱卷軟體來輔助。立馬規劃、試行、檢討修正,不出十年,國內的大考語文考試應可收「學以致用」的成效!

(作者為彰化師大兼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