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再談機組員防疫管控個資及就醫

◎ 傅延文

今年元旦起,交通部實施強化版國籍航空公司機組員健康防疫管控措施,對於機組員在外站管制、機上防護程序、派飛管理及後續查核,同時對長程航班和入境他國的機組員,返國後須完成七天居家檢疫,再增加七天的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其中包括禁止搭乘公共運輸工具、出入不易維持社交距離且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之場所、外出必須配戴口罩、翔實記錄行程及接觸人士等,就防疫層面來說,已規範得相當細膩,更比其他國家來得完善。

就另一層面來說,衛福部雖透過健保卡註記機組員職業,但對被註記人來說,仍有幾個疑問:一是哪些人會被註記;二是被註記者是否充分了解到個資會被公務機關取得;三是被取得的個資範圍為何;四是這些資料會被揭露及連結到何種程度,又有哪些人可看見此資料,且是否影響家人;五是公務機關及非公務機關如何保護這些個資以及保存多久;六是倘若疫情減緩,註記應如何消除。再者,因機組員按機型、航機派遣,都有可能國際、國內交叉,也有可能單純國際或國內,要如何註記而不被貼標籤,建議衛福部或交通部還再進一步說明。

此外,對機組員就醫權益而言,少數醫院特別明訂入境未滿廿一天(含航班機組員)之自主健康管理者,僅能透過急診部就醫,亦有診所直接明訂謝絕就醫。不過,按醫院及診所規模,自然對風險管控有不一樣的承受度,但在就醫資訊上,對機組員而言,因被要求加強自主管理措施,在生活上有許多層面受到更高程度的影響。因此除航空公司與特約醫院診所合作,或透過衛生局轉介外,建議衛福部能先與醫療院所協調,並給予充分且透明的就醫資訊。

一年過去了,不論是衛福部、交通部、政府機關、企業及勞工,其實都做了很多努力及犧牲,就是希望能夠以最小傷害方式,保障國人健康及社會安定,而我們也享受到經濟成長的果實。在這段艱難時期,深刻體會到人的脆弱及無常,卻也凸顯出台灣醫療體系的堅韌,同時察覺政府管制的重要性和不足,但最重要的還是希望,台灣未來能越來越好。

(作者是海洋大學海洋法博士生、從事航空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