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美國戰略耐心=中國戰略機遇

◎ 孫國祥

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近日針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世界經濟論壇談話表達總統拜登將以新作法「戰略耐心」(strategic patience)處理與北京關係,以因應中共對內愈趨專制,對外更加獨斷,對美國安全、繁榮與價值觀念構成挑戰。

strategic patience一詞,又稱戰略容忍、或戰略克制,意謂無為而治(benign neglect),首見於 1997年時任副國務卿Strobe Talbott在史丹佛大學講題「一個時代的開始:新俄羅斯的出現」(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The Emergence of a New Russia),說明對俄政策不急著處理眼前危機和事變,應放眼下個年輕世代再圖謀長遠。雖俄羅斯早於1991年就實施選舉式民主(electoral democracy),但迄今仍未成為一個完全自由國家,被經濟學人民主指數標示為「不自由」的「威權政體」。

2009年歐巴馬總統上任後,國務卿希拉蕊於年底即針對北韓發展核武危機,採取「戰略耐心」政策,希望結合國際支持力量以和平手段等待朝鮮金氏政權做出無核化決定。惟歐巴馬兩任期間,北韓進行四次核武試驗,聲稱已發展打擊美國本土能力;前國務院官員Joel Wit在「外交政策」雜誌撰文評論「戰略耐心」無異於戰略失誤(Strategic Blunder);諸多政學界人士亦批評缺乏嚇阻的「戰略耐心」是一個徹底失敗政策。2016年川普上台後即宣告:對朝鮮的「戰略耐心」政策已經失敗,「戰略耐心」的時代已經結束。

再觀美國自1972年對中之「交往政策」,何嘗不是另一種對中保持「戰略耐心」,希望經由長期「交往」帶給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促進中國的政治開放和民主化,寄希望於年輕世代。但中共卻回以1989年對年輕學子進行民主鎮壓;當2001年美國引領中共加入世貿組織體系,讓中共在短短不到10年時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習近平回饋國際社會的是發布第九號文件,嚴峻禁止宣揚西方民主憲政、普世價值、公民社會、新聞出版及不得質疑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美國對中國的「戰略耐心」成為中共的「戰略機遇」,對中共「爭取國際局勢的緩和」以提升綜合國力產生決定性影響。

美國過去50年針對威權體制的中國、俄羅斯及北韓所採取的「戰略耐心」政策都是以失敗收場。過去案例殷鑑不遠,此新作法恐不足以讓中共「維持現狀」,拜登政府務必審慎檢討過去對中政策失敗原因,以避免「戰略耐心」變成「戰略錯誤」,再度成為中共的「戰略機遇」。

(作者現任北美駐外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