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撤衛兵

■ 范良信

台灣解除戒嚴屆滿二十週年,馬英九等中國國民黨戒嚴時期培養的權貴子弟,卻將解嚴闡揚為蔣經國的「德政」,而避談長期戒嚴對台灣民主發展的戕害。如此一味的歌功頌德,忽略大多數台灣人民的真實感受,教人如何相信中國國民黨是個能夠自我反省的政黨,進而放心將政權再次「輪替」呢?

蔣介石與蔣經國藉由史無前例的長期戒嚴,遂行其獨裁統治,壓制台灣人民。直到一九八七年,一則受到海內外民主人士的群起反抗,再則因蔣氏家族後繼無人,不得已只好解除戒嚴。馬英九等人「解嚴是德政」的說法,自然是源自其黨國權貴的思維模式;不僅再次露出其愚弄台灣人民的一貫伎倆,卻也印證國民黨外來政權實施戒嚴的暴戾本質。

本人建議:一、台灣的國中歷史課本,應載入國民黨政權之獨裁者如何利用戒嚴法,長期壓榨台灣人民的事實。二、被戒嚴長期禁錮的台灣民主既已獲得解脫,就不需再由國家出錢維護獨裁者的威權形象,因此,撤除慈湖及頭寮的守護衛兵,有其實質的意義,不宜輕忽。

(作者為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