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空間迷向兩案例的省思

空間迷向案例

◎ 胡堯法

空軍一架F-16A戰機十一月十七日十八點五分自花蓮基地起飛集合,二分鐘後二號機即失去雷達光點,沒有任何無線電回報,研判進雲後錯覺空間迷向失事墜海。是否飛機故障(有人說鳥擊,專業點吧!鳥早回巢休息了),或者處置不當,尚需調查報告最後認定,在此以空軍過來人經驗分享。

當時天氣雲圖花蓮機場下小雨,七千呎以下雲層雲量為疏雲、裂雲、密雲交雜著,實在不適合飛行訓練。尤其是單機起飛後以目視方式至空中集合,必須保持目視長機(長機也要回頭看僚機)。顯而易見二號機(失事機)很可能進雲了,無法看見長機,在雲中又是夜間,極易產生錯覺。但他也不檢查高度(離場中是不允許有下降率的),於是一聲不響的進入錯覺,空間迷向直接入海。

三號機雖詢問二號機位置,也知道二號機在掉高度,卻沒提醒「注意高度」。

長機呢?看不到僚機當下,即當用無線電指示各機保持航向至雲上由戰管引導集合(記者會沒提這段,若無則領隊要重訓了)。

空間迷向的錯覺,不管您有多資深都會發生,只要第一時間相信儀表,無線電報出狀況,由航管引導,就一切安然!真是可惜啊!

其次看圖。某國籍航空飛機自高雄起飛(白天),起飛後進雲,機長只會飛目視,進雲後產生錯覺,開始亂轉,副駕駛(教學機師)一再提醒,他都不聽;終於被航管指正,飛機在空中轉了一個八字,航管都快瘋了。此人完全慌亂,並已空間迷向,飛機開始變動作(超過正常的卅度坡度至六十度了),副駕駛(教學機師)忍無可忍接手改正。事後該公司檢討會議,竟一面倒的幫失誤的機長(他有後台),反而責怪副機長(教學機師),該事件就被吃案了。

此兩案例,顯見軍方及民航機師尚有多人欠缺知識及承認錯誤的勇氣,端賴軍方及航空業警思,是否應該汰除不肯虛心求知、一意孤行的機師,不再鄉愿,以免悲劇重演?

(作者為退役飛官,民航機師,大學講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