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兒科醫師看學習歷程

◎ 莊凱全

最近在談學習歷程時,部分功課好的同學提到,有些跨區就讀知名高中的學生常有精神情緒疾病或身體不好,還有一些擅長體育的同學被訓練到身體受傷,讓筆者不由得想到某些人「年少得志」,常是先天優勢,但像美貌或天真可愛,這些都不是真才能,正如有些人致富是靠運氣或不當方法,當然不能持續一輩子。而這也就是為何國內外有頗多童星長大後不順遂,能過著平凡的生活已算幸福,不幸者甚至落入陷阱、難以自拔,更慘的是,有些演藝工作無法持續一輩子,加上體力和美貌是短暫的,有些人想靠整型或藥物,但最後可能副作用糾纏終身。

「天才」不註定必然會有成功人生,每個人有不同的路,不需要複製別人的。人生歷程跟身體和腦最有關係,而這些又受基因、環境、發展影響,學習歷程是看察覺、彈性、專注、自我調節和計畫等核心能力,而這都是如一、抑制控制;二、工作記憶和三、心智彈性等執行功能的基礎能力。換言之,是知覺察覺、語言和社交能力、情緒控制、自我調節、計畫和後設認知,最後則是量身定做的學業(包括職業訓練)技巧。

「升學班」不是只看數學、語文、體育和藝術的成績,「技能班」也不是成果,這些也要看過程。學習歷程是很重要,但要求一位青少年中期的高中生從高一開始上傳就強人所難了,這些孩子的腦力和身體仍在劇烈改變,現在的高中生都因學業、交友和社會變遷而睡眠不足,身心疾病也在增加。因此建議教育部,能用環境、生物和發展模式來看學習歷程的呈現,不要再增加學生的負擔,要求每年上傳,而是能重視過程呈現的核心能力。

由於國人都有「不要輸在起跑點」的觀念,家長都認為應早一點補習,反而會揠苗助長。其實,父母只要提供愛與安全舒適的環境,學生有充足均衡的營養、適當運動、足夠睡眠,或許大器晚成才是王道。因為沒有健康的身體,就不要奢談其他。

(作者是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