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召喚公共圖書館的靈光

◎ 葉乃靜

因為學攝影,重新閱讀了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名著《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對於「靈光」(Aura)兩個字,特別有感。根據班雅明的說法,「靈光」指的是藝術作品的「獨一無二」、「此時此刻」。班雅明認為可以將「靈光」定義為,遙遠之物的獨一顯現。

看完班雅明的大作,在這個複製品充斥的時代,總在思考到底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找得到「靈光」!八月二十八日開幕,被喻為「森林裡的玻璃屋」的屏東縣立圖書館,倒有點這樣的味道。圖書館建築和服務的「獨一無二」在於,坐落於屏東千禧公園蔥鬱綠蔭中,大玻璃窗引進陽光和樹影,完美的光影灑落在閱讀者的身上,任何人看到了都可以感受到閱讀的幸福。另一個獨特性是,它有豐富的多元文化館藏,屏東文學區蘊藏閩、客、原、新住民等各種在地文學,還有三十五年歷史的石板屋;在這裡,讀者可以看到多元文化族群的觀點。各樓層的設計滿足不同年齡族群的需求,充分感受到館方對人權的尊重。

圖書館內木質材料和舒適空間,營造閱讀氛圍,讓人沉靜下來,可以與書籍知識和作者對話,也可以與自己對話,感受「此時此刻」活在當下的自己。屏東縣立圖書館提供的場域空間,不禁讓人想駐留。

圖書館除了館藏,內外空間,更是讀者安置身心的重要場所。記得我擔任世新大學圖書館館長時,有位學生和我分享她的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她說,幾乎每天到學校圖書館,有時還會來個三次;她不一定借書,但總會找個地方,靜靜地坐著,想想剛剛老師上課上了些什麼、想想上午發生的事情、想想接下來想做的事…。沉靜後,讓她能量滿滿地再去上下一堂課。這就是圖書館的力量所在,它讓讀者遇見「本真」的自己。

參加完屏東總圖新館開幕離開後,這座獨特的圖書館仍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是所謂的「餘韻」,讓人再三回味。據報導,圖書館開館三日,就湧入三.五萬名讀者。我深深地期待,屏東縣立圖書館能繼續以它的靈光,召喚讀者,進入圖書館,享受空間、享受閱讀,和自己連結、對話。也與作者、知識連結和對話,發現世界和自己的美好;離開圖書館之後,能量滿滿地面對未來的世界。

(作者為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曾任圖書館館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