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經濟的快樂指數

■ 蘇紫雲

經濟議題是目前國際政治重心,而台灣正站在經濟發展的戰略十字路口。就如同i-phone手機大賣,蘋果公司大口吃肉,台灣代工廠只能小口喝湯,台灣究竟要依循以往製造業的發展模式,抑或追尋歐洲國家走向「價值經濟」、「美學經濟」的新路徑?

無論是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的古典、凱因斯等流派都指出經濟的目的在於透過資源管理與分配,以創造更美好生活,而非只是盲目經濟成長,英國「新經濟基金會」更提出GDP成長與幸福感應分開看待的觀點。可惜台灣一般人「拚經濟」的口號中,「經濟成長」反客為主,經濟目的與手段相互顛倒,經濟被矮化為追求成長率的數字怪獸。也因此,國內經濟論述多停留在技術層面,而非國家層級的策略規劃與價值分配。

例如「國際經合組織」(OECD)指出其政策目標之一就是促進經濟利益的平等與共享,而非盲目追求經濟成長。在「蒙特瑞共識」(Monterrey Consensus)中,要求各國的經濟發展不得違背人道或對安全造成衝擊,又如「千禧年宣言」(Millennium Declaration)提出追求成長也必須減少貧窮的說法,這在在說明經濟成長不應是唯一目標。

實例指出,迅猛成長的中國經濟,其純粹追求發展的策略將面對重大挑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明白指控,「多年來中國一直向美國大量輸出不適合人類食用的食品」,當「中國製造」等同劣質甚至威脅生命的代名詞時,對依賴出口為主的中國經濟極為不利。同時,北京經濟統計數字亮眼,但人民卻不快樂。中國人民面臨房子、醫療與教育三大問題,帶來極大的生活壓力。甚至「富比世」雜誌上週剛發表的「稅率痛苦指數」中國高居世界第三。因此,民眾仍積極尋求到國外發展,造成中國偷渡人口嚴重困擾歐美各國,甚至「一中兩制」下的香港,其居留證也是中國民眾的大熱門。此一現象說明了GDP及人民對經濟的感受是大大不對稱的。

二次大戰後歐美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但實證研究顯示民眾並沒有感到幸福,於是社會把關注的焦點轉移到精神追求和心理感受上,並促進了價值經濟、美學經濟。

台灣未來的經濟策略應結合社會特質、產業環境、世界市場趨勢,轉向以質感、安全為訴求的高附加價值的發展道路上。而政治菁英的責任,就在於規劃平衡經濟成長與人民幸福感的遠景地圖,而非只想倚賴「共同市場」等純技術論述。如此,才能使台灣經濟得到開創性發展,同時創造民眾幸福。

(作者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