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星期專論》台灣與航空母艦

◎費學禮(Richard D. Fisher, Jr.)

今年七月,美國海軍出動兩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在南海舉行演習,讓人想起台灣自一九五○年代中期以來做為一個自由國家,與航空母艦之間糾結交織、密不可分的往事。最終,台灣也將擁有航空母艦,可能是在其民主政府國策下的國艦國造,但也可能是來自於中國共產黨(CCP)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PLAN)的強制進駐。

歷次台海危機,美航艦都巡弋台海阻中國侵台意圖。圖為美核動力航艦雷根號7月在南海演習畫面。(美聯社)歷次台海危機,美航艦都巡弋台海阻中國侵台意圖。圖為美核動力航艦雷根號7月在南海演習畫面。(美聯社)

歷次台海危機 美航艦阻中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九四四年九月,由於從航空母艦或陸地起飛的機隊不足以掌握空中優勢,美國陸軍和海軍將領被迫放棄從日本手中奪取台灣的計畫,從而使台灣在戰爭期間免於遭受嚴重破壞。然而,在北韓入侵南韓兩天後的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七日,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Truman)下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將台灣海峽「中立化」(neutralize),航空母艦「福吉谷號」(U.S.S. Valley Forge)於是在六月二十九日駛抵台海助陣,阻止毛澤東揮軍入侵台灣。

一九五五年二月,美國說服原本堅持固守的蔣介石,出動七艘航空母艦提供空中掩護,協助台灣從難以防守的大陳島撤離軍隊和平民。不過,蔣介石也曾四度登上美國航空母艦,從華盛頓藉此公開展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中得利:第一次是一九五四年一月第一次台海危機期間,他受邀訪問「黃蜂號」(U.S.S. Wasp);其次是一九五八年第二次台海危機期間,蔣登上「中途島號」(U.S.S. Midway)參觀;第三次是一九六三年七月的「星座號」(U.S.S. Constellation);最後一次是在一九六六年三月,蔣介石和他的兒子兼繼承者蔣經國(時任國防部長)一起登上全球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U.S.S. Enterprise)。

一九九六年三月第三次台海危機期間,美國海軍另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尼米茲號」(U.S.S. Nimitz),偕同傳統動力航艦「獨立號」(U.S.S. Independence),奉命通過台灣海峽,向世人展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能力阻止華盛頓馳援台灣,讓中共總書記兼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顏面掃地。不過,這頓羞辱也讓解放軍加速推進已經朝兩個方向所做的努力:一是集結獨特且多樣化的能力,目標是擊沉美國航空母艦,二是野心勃勃地打造自己的航空母艦。

解放軍發展飛彈航艦 反制美軍

如今,中國人民解放軍採取新的「聯合作戰」(Joint Operations)戰略,集中協調管制海軍、空軍、火箭軍,以及二○一五年新成立的戰略支援部隊(PLASSF)各自擁有的武器,已經孕育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反介入」(anti-access)或反航艦戰力。解放軍的獨門兵器,是火箭軍的高超音速反艦彈道飛彈(ASBM),包括射程一七○○公里的東風-21D、射程四千公里的東風-26B,以及射程二千公里的東風-17飛彈未來可能裝載機動性高超音速滑翔載具(HGV)彈頭。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陸基反艦彈道飛彈,將與地面起飛的轟炸機協同作戰,例如可掛載長程反艦巡弋飛彈的新型轟-6K戰略轟炸機,或是可發射射程達一千公里的空射彈道飛彈(ALBM)的轟-6N轟炸機。這種飛彈可能很快就會用來對付低軌道(Low Earth Orbit)上的美國監視和通信衛星,襄助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不斷壯大的通信、監視和追瞄衛星群盤據天空。而且,中國海軍的水面戰艦和深海潛艦,很快地也會裝備長程反艦彈道飛彈,解放軍對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構成的威脅將大幅提升。

可是,這並不表示中共對航空母艦沒有信心,而是認為只要先擊潰美國的航空母艦,中國未來的航空母艦戰鬥群編隊就可以讓中共稱霸亞洲,乃至全球。經過長達三十年的情報蒐集,中國購入前蘇聯設計的一艘船體不完整的航艦(瓦良格號)加以續建改裝。在重建滑跳起飛甲板(ski-jump)後,二○一二年九月,這艘排水量六萬噸的傳統動力航空母艦「遼寧號」,終於正式交付中國海軍。接著,中國仿製的第一艘國造航艦「山東號」,也在二○一九年十二月服役。

中國海軍現有的這兩艘航空母艦可搭載約三十架戰鬥機,由大型直升機擔綱空中預警和反潛支援任務。它們穿越台灣海峽,在台灣東部外海現身,執行脅迫性的宣傳任務。就在今年五月,有官方背景的中國「艦船知識」(Naval and Merchant Ships)雜誌,發表一段模擬聯合作戰入侵台灣的影片,遼寧號和山東號在片中便扮演重要角色。

七月十七日,香港「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導,到了二○三五年,中國海軍可能擁有六艘航空母艦,包括兩艘七萬噸級採用電磁彈射器的傳統動力平直甲板航空母艦,其中第一艘將於二○二一年下水。 一些中國消息人士聲稱,到了二○二六年,中國海軍將開始建造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到二○五○年可能擁有十艘航空母艦。

中國航空母艦的新式艦載機隊,可能包括匿蹤攻擊戰鬥機(stealth strike fighters)、大型螺旋槳空中預警機(AWACS),以及新型的無人戰鬥航空載具(UCAV,無人作戰飛機)。屆時,中國海軍可能還會有核動力護衛艦和核動力大型補給船,組成全球第一支全核動力航空母艦戰鬥群。

然而,為了確保核動力航空母艦戰鬥群能夠部署在最有利的位置,主宰亞洲,進而向全球投射中共的力量,征服台灣將是決定中國的野心能否得逞的關鍵。例如,中國海軍的核動力航艦戰鬥群從台灣出發,不到一週即可抵達紐西蘭,迫使紐西蘭和澳洲縮減與美國的防務合作,美國也將不得不抽調海軍兵力,捍衛西半球的安全。中國海軍加諸的類似壓力,還可能迫使美國縮減對印度洋、波斯灣和歐洲的防衛承諾。

台灣應有兩棲艦、F-35B 提升嚇阻力

現在,台北和華盛頓眼前真正的當務之急,是防止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未來三年內對台動武。這是可以做到的,尤其是透過加速川普政府正在進行的新型中程與中長程彈道飛彈的開發和部署計畫。美國這些飛彈的反艦彈道飛彈版本,也可以擊沉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和兩棲入侵船艦,應該迅速提供給美國的盟邦和夥伴使用。

台北和華盛頓也應該考慮未來為台灣海軍提供小型飛機運載船。日本將對其排水量二萬七千噸的「出雲級」(Izumo class)兩棲直升機船塢登陸艦(LHD)進行改裝,以搭載美國第五代F-35B短場垂直起降(STOVL)戰鬥機。據報導,南韓也決定採購二十架F-35B戰機,配屬未來的四萬一千噸或七萬噸級航空母艦,這可能會促使日本跟進。二○一七年,台灣海軍曾披露建造一艘二萬二千噸兩棲直升機船塢登陸艦的計畫,這艘兩棲登陸艦或許可以稍微大一點,以搭載一定數量的F-35B戰機,華盛頓應該重新考慮出售給台灣。

配備F-35B戰機的兩棲直升機船塢登陸艦,將使台灣擁有更大的戰略縱深,反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攻勢。但更重要的是,當台灣與美國和日本的F-35戰機並肩作戰時,F-35先進的遠距監視、龐大的資料庫和高容量的資料鏈能力,可以讓國軍在挺過解放軍的第一波飛彈和空襲行動後繼續戰鬥。台灣的「航空母艦」可以提供一種不對稱戰力,在二○二○年代晚期之後維持嚇阻能力。在此期間,何不恢復以往的慣例,邀請台灣文職和軍方領袖訪問駛近台灣的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呢?

星期專論 費學禮星期專論 費學禮

(作者費學禮為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