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5%消費稅可考慮調整了

◎ 林喬立

一年多前,芬蘭朋友來台灣旅遊,筆者熱情的接待他,開車到處走走。在車上,他問了一個奇怪問題: 為什麼台灣人愛買保險?他說: 從下飛機,出機場海關,看到許多保險公司的攤位。進了台北市,看到了許多壽險廣告…。

筆者回想,當年出差芬蘭時,確實從來沒有在芬蘭看過任何壽險廣告。我們知道芬蘭是福利國家,芬蘭人從出生、受教育、失業、殘疾到死亡,都由國家負責,政府是最大保險公司。但如仔細了解,芬蘭人在壯年時的收入,一半以上繳給了國家(最低三十二%,最高六十%)。此外,芬蘭的消費稅平均高達二十一%。

反觀台灣,因為選舉,政黨不敢提加稅政見。可是其他的競選政見,卻不負責任的都是福利政策。如今台灣稅收是「非福利國家的低稅收」,而福利制度卻是「福利國家的高保障」。這種收支不平衡,造成了結構性的財務問題,難怪我們一直看到勞保、健保快倒閉的新聞。台灣的財稅、福利政策不同步,造成了許多不合理的收費政策,例如,健保補充保費,跟保險的精神完全不相干,是種變相加稅。

筆者因工作關係,有數十個國家的出差經驗,現在回想,還真的沒看過有低於六%消費稅的國家,高於九%的比比皆是,五%只有台灣。日本將於九月由八%調高至十%,很可能來自日本高齡化背後,對長照及醫療的財務壓力。

如果分析台灣的一○八年度的消費稅(五%加值營業稅),收入約四二○○億,如能調整到六%,估算可增加約八四○億(二十%)的稅收,這金額已足夠彌平勞、健保年度虧損(勞、健保年虧四○○加二五○億),而且還多出一九○億元。而這增加的一%,如專用在長照、勞健保福利上,則民眾對加稅的反彈將不致太大,因稅金將用在自己身上,且增加一%的影響也不大。

我們應思考,當健保服務品質是世界一流水準,如果高CP值的背後是因為醫護人員、社工人員,長期奉獻自己,領低薪換來的;政府應調高照護者薪資,鼓勵人民進入專業照護產業,才能因應未來高齡化的挑戰。

(作者為門諾醫院副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