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先搞定匯率和FTA

企業經營者說話

◎ 徐正毅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台灣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好,獲得國際讚美,但除了防疫工作,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面對疫情之不可測,如何讓經濟能夠永續發展。政府也知道這一點,可惜的是政府只是一再的紓困,但紓因是一時的,經營發展是長期的。

筆者身為企業經營者,覺得政府對經濟發展抓不住重點。以紡織業而言,疫情爆發之後幾乎大半數的工廠都在半停工的狀態,這種現象起因於經營者不知疫情何時能夠有一個終點。我們覺得這樣的情況,造成紡織產業正處在一個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是只靠短期的紓困所能解決。

我們覺得政府應著重在兩件事情上,這兩件都屬於外在經濟環境。第一是匯率。以台幣對韓圜比較,韓圜在去年六月二十三日對美金是1154:1,而台幣對美金是30.705:1。今年六月二十三日韓圜對美金是1211:1,一年來貶值五%,而台幣對美金是29.54:1,則是升值四%,這兩個數字相加,等同台幣對韓圜升值九%,極不利於出口。

其次是FTA(自由貿易協定)。韓國對美國有FTA協定,而台灣則無,對美國(歐洲)在稅率上,台灣出口美國要加稅,以紡織品而言在四%到二十%之多,因此台灣對主要對手國韓國,在外在經濟環境中,就進口到美國單價自然多了十至三十%之多。因此我們覺得,政府應該在匯率上要更有彈性的調整,並努力在台美關係有利的情況下,爭取FTA協定。

(作者為紡織業經營者,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