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新健康計量方法談健保

◎ 王榮德

全民健保的實施使得台灣人民擁有平等就醫的機會,人民不致於因病而貧;是人民的大確幸之一。面對高齡社會及越來越多新的昂貴醫療科技,健保財務挑戰日益增大。

醫療給付傳統上是論量計酬(pay-by-volume),醫院診所提供各種診療越多給付越多,以重大傷病為例:1999-2018年間,癌症由162億增為834億點、末期腎病由182億增為562億點、慢性精神病由48億增為143億點、自體免疫病由10億增為72億點。雖然政府透過各種財務槓桿措施,包括規劃增加保費收取、總額支付制度、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 (DRG) 等,嘗試控制醫療支出,已有短期效果;但要促進健保永續仍需醫界及全民共同合作與努力。

先進國家由於醫療科技價格日益升高,美國國民醫療保健支出已達國內生產毛額18%;因此均已逐漸往「依療效價值給付(pay-by-value)」改革:針對所有醫療科技,先評估其成本效果,計量採行時可獲得每人年(或調整生活品質之健康人年)要花多少錢,低價高健康量者優先採行。2017年後開始把各種社會衝擊,如生產力、長期照護等之成本也計入,以找出最具療效的臨床指引與衛生政策。我們的研究團隊二十年來嘗試超前部署,發展新健康計量方法;曾評估無意識之長期呼吸器依賴病人每健康人年至少花費三百萬元,其中家屬自付病人翻身、成人尿布等費用約佔三分之一,促成政府修法,「兩位專科醫師認定為末期加上一位家屬書面同意可拔管」;使這類病人之健保花費點數由2014年169億,到2017年降為136億。針對血液及腹膜透析成本效果之比較,我們發現同樣條件下血液透析比腹膜透析每健康人年約貴9萬元,終身花費貴一百萬元。又發現心肌梗塞病人如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打通栓塞之血管,50-59歲病人是淨賺健康且節省健保資源,其他年齡者每人終身約多花24萬,可多活1.4年。又評估2015年以前各癌症之診療,低於每健康人年30萬元,比歐美國家便宜許多。

其實除了講究每塊錢買到最大量的健康,健保永續必須仰賴全民採行預防,使各種傷病發生率減少。正如過去半年中大家全力配合指揮中心預防新冠病毒傳染,控制疫情並保存了醫療人力與資源。我們的研究發現,本國癌篩中,子宮頸癌、大腸癌及乳癌在第二期以前發現立即治療,可節省健保資源又賺到10年以上壽命及生活品質。又發現因交通事故造成頭部外傷,未戴安全帽者終身會多損失5個健康人年。最近發現65歲以上長者重大事故(外傷嚴重度分數大於16)發生率已超過年輕人,其中多為機車事故。因此呼籲全民積極預防,減少交通事故與職災,養成每日運動、好睡眠、飲食多蔬果少油少鹽少紅肉,戒菸、酒、檳榔,好好治療慢性病以預防中風、心肌梗塞、末期腎病等併發症;如此可使全民健康健保永續。

(作者為成大醫學院公衛所講座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