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雙語教學,不應淪為招生招牌

◎ 趙南星

二○一八年底,行政院公布「二○三○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宣布二○三○台灣要成為雙語國家。與中小學生直接相關的,便是教育部要推動中小學英語課採全英語授課,以及部分領域或學科採英語授課。

台北市自九十一學年就推動英語教學向下延伸到國小一年級,新北市也從一○二學年度就開始試辦雙語實驗課程。有了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的支持,各縣市推動雙語教育的腳步變得更快了,彷彿成了新一波的辦學特色。

筆者所在的學校,近來因雙語教學的政策,引發同事間的對立。起因是校長希望本校也能成為雙語教學學校(可能為了學生好,也可能為了達成教育局的業績來升官),為了降低反對聲浪,先跑去找A同事說B同事答應用英語授課,A只好答應也用英語授課,接著再跑去找B同事如法炮製,最後A、B兩人核對後,簡直氣炸,找上教師會求助。教師會向校長反映,推動雙語政策是美意,但切勿操之過急,應先調查老師意願,辦理校內增能課程,循序漸進。

校長找校內支持他的一批同事,出面批評教師會顢頇無能,應把握資源,盡速轉型為雙語教學學校。畢竟現在少子化嚴重,各校都在搶學生,校長及其支持者認為,雙語教學學校是個很好的招生招牌,若不支持雙語教學政策,就會造成學校收不足學生。如此大帽子一扣,討論焦點也模糊,各方人馬情緒上來,吵得不可開交。

根據教育部資料,為了替教師增能,政府將陸續開辦全英語教學研究中心,讓在職教師有進修管道,也會安排外師駐點學校協助老師等;換個角度想,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充實英語能力也造福學生,未嘗不是美事一樁。

全球化時代,擁有雙語能力不可否認是重要優勢,筆者身為教育工作者,企盼原為造福人民的政策,莫成為校長的升官利器,或派系鬥爭的犧牲品。

(作者為國中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