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社交距離與拯救經濟的衝突

◎ 傅柏蒼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制定「社交距離注意事項」,讓人頗有感觸。

幾天前,我原本預約好一家餐廳用餐,後來想起防疫考量,還是聯繫餐廳告知希望桌與桌的間隔能稍微大些,以避免近距離感染。然而餐廳回覆那天假日,晚上預約已經半滿,不能滿足我的需求。權衡輕重,我將預約取消,另訂別間餐廳的包廂用餐。

不同情境創造不同需求,政府因疫情大力補助旅遊與餐飲行業,甚至考慮發行抵用券,鼓勵民眾在國內旅遊消費,也有官員在節目上疾呼台灣目前還沒大規模感染,一般消費可以繼續,好讓整個經濟不致低迷休克。然而卻又研擬社交距離不足一公尺開罰,建議室內一百人以上的聚會停辦,電影院座位安排梅花座等等。其實有些餐廳可能平時業績火熱,桌與桌之間的距離甚小,一整間餐廳客滿時人數可能上百位,大飯店的美食百匯與自助式早餐也是如此,餐桌間距離不大,且巔峰時刻用餐人數通常破百。在此疫情關鍵時刻,既希望防疫做得好,又希望經濟不要因此休克,我想除了入門前量體溫與噴酒精外,官員與業者還有許多細節可以思考如何改變商業模式招攬生意,且讓民眾消費得更安心。

(作者為醫師,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