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NHS的「只要不會死的就不急」

談英國以「免疫」代「防疫」背後的公醫制度

◎ 蘇冠賓

英國首相公開定調「延緩傳播,建立群體免疫力」的抗疫政策:「有感冒症狀在家自主隔離七天,不要到醫院,不會做檢測;禁止全民戴口罩;不追溯旅遊史和接觸史;不停課不禁止大型集會活動」,並且以「有更多家庭可能會失去他們的摯愛」做為結論。台灣民眾看到這些「真新聞」大多很難置信。其實英國並不是不想學習台灣來實施「全民防疫」的理想政策,但受限於其醫療資源的不足,不得不朝向「全民免疫」的方向去尋求解答。所以要了解英國防疫的政策,就要先了解英國的醫療制度的背景和資源不足的困境。

英國的國民健康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簡稱NHS)是屬於社會福利性質、免費的公醫制度。一般醫師原則上由政府支付固定薪資,沒有很強烈的動機去服務更多病患,因此該系統最大問題就是醫療「等待時間太長」,不管是等待一般約診、檢查、轉介(專科醫師)、急診、等候病床…等,時間都超出台灣可以想像的範圍。病患在等候診治的過程中很可能自己就恢復健康了(政府就省下了醫藥費),但也經常出現等候過程中病情惡化的案例。此外NHS會嚴格約束醫師使用成本效益不高的治療,也會引進大批水準良莠不齊但薪資較低的海外醫師來因應人力不足,也常常出現季末申報用盡,醫院把開刀看診排到下一季,或強迫醫師休假的情況。

英國民眾對邁入第六十年的NHS滿意度又如何呢?答案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好!支持NHS者認為,英國用很少的經費,就可以達到其他高醫療支出國家的醫療成效,例如工黨執政時閣員會宣稱全部以身作則,家眷只保NHS,子弟只念公立學校。支持者認為NHS的精神,是以病情緊急程度為考量,而不是以醫藥費用支出的多寡來決定先後順序,用粗俗的說法就是,只要不會死的就不急,更何況,如果想快一點的人,可以利用昂貴的自費醫療…。英國人一方面很能忍,一方面非常珍惜寶貴的醫療資源。更令人敬佩的是,即便捉襟見肘,英國免費的醫療德政普及於全體國民,以及他們的「醫療互惠國」之人民,並且照顧停留六個月以上的學生及其眷屬。

了解了英國醫療的困境,就可以了解英國政府宣布這種消極措施,一方面是不想步上武漢和義大利後塵,造成醫療體系的崩潰;另一方面是英國人非常重視人權,不會像中國人輕易就屈服於封城或防堵疫情的規定。所以當首相Boris Johnson索性直接承認政府照顧不了民眾,請大家自求多福,反而馬上激發出所有人的求生意志,開始配合之前推不動的種種政策。最後,面對這種高傳染而低致命的疾病,如果真的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達到六到八成的民眾的群體免疫,那麼他們將會最快成為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

然而,了解了英國政府的邏輯,並不會讓英國的民眾更安心,我在倫敦國王學院進修博士學位時的指導教授夫婦,最近會從英國媒體和醫學論文中聽到台灣防疫的傑出成就,就會對我表示,他們對於政府有多麼的失望、多麼羨慕台灣人、多麼希望生活在台灣。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同樣是全民健保的台灣,大家一定要珍惜醫療資源,請不要步入英國的後塵。

(作者為安南醫院副院長、中國醫藥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