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港生怒談「香港村」

誰毀了「連儂隧道」?

◎ 鍾景全

高雄市長韓國瑜提出「香港村」構想,希望藉此吸引香港人在武漢肺炎過後,首選高雄市為主要移居地。身為留台第八年的在台港生,十分氣憤!

首先,韓市長提出的高雄優點,實際上全台灣不同縣市各有優點。何況在韓市長的帶領之下,高雄是退步了,高雄人的光榮感消失了,這也是高雄人連署罷免韓市長的主要原因。可見連市內居民都對市長反感,外人怎麼會喜歡這種已被數十萬市民所連署鄙棄的失能市長?可以說,並不只有香港人討厭進中聯辦的韓國瑜,事實上連高雄人都反感。

回顧過去半年,韓市長對於香港的社會狀況就如他曾說的「我不知道」,連在西子灣舉辦的撐港活動「連儂隧道」,亦在他的帶領下被找個理由強行打壓,公文一到兩天清拆。港生面對韓市長反撐命令的反感,已經蔓延回到香港本土,現時他突然提出「香港村」,根本就只是為自己政治生涯爭最後一口氣,想營造韓市長個人的政治形象。然而在總統大選前,台灣民眾「護台抗中、守衛香港」的民情早已高漲,當時打壓「連儂隧道」的韓市長,現在卻想利用這一民眾情緒,壓抑罷韓活動,為自己止血,渴求留任市長的心態,反而凸顯其施政無能,需要依靠援助外籍人士來挽回民望,筆者身為香港人,對韓市長利用香港人做為政治踏板絕對在意。

香港村並沒有長遠友善的內容,空憑四十八所中(廣東話?)英雙語學校想吸引港人移居,這透露了韓市長並不了解香港人移出的原因,也不了解台灣吸引香港人的主要原因,對於港人移民者真正的需要亦毫不了解,即使香港村真的成立,相信也將成人去樓空的死城。

假如韓市長真的滿腔熱血要幫助現時的香港人,應先從推動修訂「港澳通條」及「難民法」,令現有迫切需要的港人可以安全長留台灣。即使政策上難以改動,退而求其次也應協助在台港人協辦和參與相關撐港活動,而不是推出一個完全沒有內容的口號。

套用中研院學者吳叡人所說「每一座連儂牆都是一個小香港」,既然現在連儂隧道都已經被韓市長清拆,被韓市長阻斷港人的訴求,那香港村又有何意義?另外,香港人有群居性的民族特質,哪裡有香港人那裡就是香港;韓市長這種規劃出來的、沒有香港人意志也沒有香港人特色的香港村,到底是市長酒後未醒的胡言亂語,還是幕僚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韓市長,香港反送中運動並未結束,歡迎你踴躍撐港,至於大談空泛的香港村,就不必了!

(作者為在台港生,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