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就讓記者問吧!

◎ 張約翰

前兩天防疫中心記者會,聽到有記者問到「是否有隱匿疫情」時,讓我鬆了一口氣:終於有記者問出口了。

每天召開的防疫中心直播記者會,即時更新公告疫情與相應措施,這種資訊公開的作法,能夠降低焦慮、減少陰謀論的發揮空間,還能了解在疫情中每個人該各自採取什麼措施。要能達到這些效果,就不能只有官方片面發言,必須有媒體提問環節,有官方說法面對考驗,才能取信於人。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多月來,防疫中心記者會媒體提問幾乎是有問必答、讓你問到沒東西問為止。雖然答案不見得每次都具體明確,但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基於專業給出答案。

然而,觀察衛福部YouTube頻道的記者會直播,可以發現右邊欄的網友討論區常常有對記者提問不滿的留言。「╳╳記者不要找麻煩」、「記者挖坑」、「╳╳問的問題好蠢」、「╳╳無腦記者又來了」,好像記者們是一群只會添亂、欠教育的五歲小朋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中國的防疫記者會直播。第一個提問的通常都是央視、人民日報,記者提問都相當溫良恭儉讓,有時記者提問,官員專家還能照事先準備好的書面稿回答。固然這是因為要求媒體事先透過電郵提出問題,才有充分時間準確回應,但也使得問題遭到過濾,只有被允許的問題才能出現在公眾目光下。

台灣的防疫中心記者會,每天讓不同立場、形態、大小的媒體自由提問,這是民主社會運作的重要環節。只有這樣,才能讓資訊公開的過程得到公眾信賴。所以不管記者問什麼、怎麼問,其實都代表了社會上各種不同階層、職業、意識形態、教育程度、利益關係的民眾提問,任何問題看起來再蠢再煩人,其實都是各個不同角落人們心中的疑問,唯有問出來,才能得到解答。

就我的業內經驗看,這一個多月來跑防疫中心的記者已經很溫和了,問問題先來句「不好意思」,語氣大多很克制。少數聯合起來追問的情況,例如「社區感染」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外籍看護問題,都是指揮中心第一時間無法清楚說明才發生,不問清楚反而是記者失職。

防疫是每個人的責任,大家都有該做的事,記者也不例外。追問是記者的天職,能問出「是否有隱匿疫情」,表示記者有在做事。就讓記者問吧!

(作者為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