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行有餘力 把握雪中送炭機會

◎ 陳宏合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台灣政府超前部署,組建口罩國家隊,使得台灣每日產量高達一千萬片。口罩、消毒酒精(水)、防護衣等乃為當前最重要的防疫物資,各國皆相當匱乏,難以因應疫情大爆發。值此之際,我們建議政府應再次擴大口罩生產,並將擴產的「超額」口罩,援助口罩極度匱乏且疫情嚴重的國家。此時,台灣在自保之餘,若仍能對各國「雪中送炭」,不僅可展現台灣工業與防疫應變能力,更可藉此提升台灣能見度與國際形象,可謂一舉數得。

在行政院號召、國內工具機產業精英戮力響應之下,台灣迅速組建口罩國家隊,將口罩產能從每日四百萬片,提升至一千萬片,使得全國醫院的安全整備量,補足至三十天的「百分之百安全儲備量」,保障一線醫護人員充裕使用。

台灣官民一心,舉國上下齊心合力抗疫,展現台灣強韌的工業與防疫能力及決心。然而當疫情在全球加速肆虐之下,各國防疫物資匱乏,尤其是歐美,並未善用中國封城一個月的時間,大力準備防疫物資,以致肺炎加速在歐美日等主要國家蔓延。

台灣是外銷導向國家,若歐美日中主要消費國家疫情大爆發,勢必讓全球經濟反轉,屆時台灣亦難挽頹勢。因此當台灣口罩、防護衣等防疫物資的產能,已拉升到足以提供台灣防疫使用,政府應可動用預算,結合台灣產業精英,再度斥資擴大口罩、防護衣等防疫裝備的產量。

擴增防疫物資產能,並不需投入過多的資金,但除了可以擴大滿足台灣防疫物資的準備額外,超額生產,更可對疫情緊張且防疫物資缺乏的國家「雪中送炭」。這不僅可提升受援助國家的邦誼,更可展現台灣強大工業生產應變能力,以及強大的防疫能量,此舉有助於提升台灣國際形象與能見度,更可告訴世界各國台灣絕非麻煩製造者,而是值得信賴的穩定力量。

投入些許資金擴增防疫物資,增援疫情緊張的國家,這些物資可贈、可銷售,於己於世界各國都有好處,一舉數得,事不宜遲。

(作者為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