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假性需求創造出政策陷阱

◎ 施志昌

經過蘇揆拍板定案,六日起購買口罩將採實名制,每人一週限購兩片,就是怕有人囤貨,需要的人反而無法取得。然而,這樣的做法卻招致許多人批評,認為這樣根本不夠每日所需,即使政府一再出來喊話說,非到必要場所或密閉空間不需要戴口罩,卻仍然無法改變民眾的爭相搶購。如此除了造成對未知的武漢肺炎的恐慌之外,更多「假性」的需求也在政府相關措施下,被大量的提升。

為什麼說是假性?因為很多是來自地方政府面對疫情初期的預防性需求。以台中市為例,在年假過後,盧秀燕市長要求市場攤商、進入幼兒園或者國小(目前已延後開學)者,都需配戴口罩,其他縣市均有類似做法。儘管無可厚非,畢竟在武漢肺炎進入台灣初期,就用最嚴格標準來防疫,除了確實能防止疫情擴散外,更重要的就是在安定民心,但也讓口罩的需求直線上升,對於每日僅能生產四百萬片口罩的台灣,根本無法供應。

然而,疫情傳入台灣將近兩週,確診病例維持在十人,台中市也未出現本土病例與社區感染,但對於口罩的需求仍居高不下。即使中央每日配發給台中十一萬八千份,配發第一日,超過十萬份就已經給醫療院所的人員,而像是警員或公家機關第一線服務人員仍需自備口罩。而這些政策宣布後,就是很多地方都「必須」戴口罩,但實際上卻無法取得。這就是在嚴格標準下,不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均陷入自己創造的政策陷阱之中,更不可避免地招致批評。

面對口罩購買實名制,就是在緊縮民間需求試圖導正口罩的流向,並且透過國家設置新的生產線試圖增加每日一千萬片的口罩。但這樣的做法,對於買不到口罩問題僅能治標,因為只要民眾恐慌仍在,嚴格限制購買更會招來更多民眾謾罵。

其實,中央政府對於疫情的掌握與控制已經相當良好,台灣民眾應該能稍且放心。政府以及醫事相關的公會也多次喊話,其實平常不需要配戴口罩,除非出入醫療院所、接觸潛在的病患或者密閉空間外,大可不必緊張。要真正了解疫情,把口罩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一起為防疫盡一份心力。

(作者為台中市議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