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母語滅絕不是危言聳聽

◎ 邱寶福

如果要我舉一個在校園裡面,昨非今是的例子,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講台語了。

民國七○年代,政府力推講國語運動,在學校講台語被抓到,要掛狗牌要罰五元,當年的我常常被抓,因為對我來說,台語是第一語言,在我家根本沒有人會講國語,為何我的台語講得如此流利,道理很簡單,那就是以前的孩子都有一個完美的沉浸式學習環境。

現在的孩子,先不要提北部,連南部的孩子,在學校很少聽到有人講台語。有時候上課我使用台語教學,班上就會有一些孩子表示他們聽不懂,只好又改回國語,或雙聲道並用。會講台語的,音調也很奇怪,最讓我疑惑的是,明明我在家講台語居多,我女兒竟然也不太會講台語。她國小的時候,我教她一到十的台語唸法,她怎麼唸怎麼怪,就像聽到一個外國人講國語一樣怪。國小有所謂的閩南語課程,台語唸的零零落落的女兒,竟然可以考九十八分,這也太不科學了吧!

日前韓國瑜夫人李佳芬女士表示母語應該在家裡學,暗諷學校教母語「浪費資源」。其實她講對了一半,母語當然要在家學,但問題出在,現在的家庭結構以核心家庭跟小家庭為主,很多年輕父母本身已經不太會講台語,在家也不講台語,學校不教的話,孩子回家也沒那個環境,如此一來再過幾年,等這一批不會講母語的孩子為人父母,母語就真的要滅絕了!

目前學校的閩南語課程,象徵意義大過於實質意義,例如在樓梯轉角張貼母語大字報,或世界母語日老師校長利用朝會時間全程用台語報告,並鼓勵老師利用每週一天的時間用母語教學,台下的學生聽到台上的老師用不輪轉的台語說話,時不時迸出笑聲。除了世界母語日那一天,你根本很少聽到學校老師使用台語廣播跟上課,學生更不用說了,都是用國語交談。

現在的孩子不會講台語的原因之一,就是電視節目。以前只有老三台,很多布袋戲跟歌仔戲還有連續劇都是台語發音。反觀現在電視一百多台,年輕人甚至已經轉戰網路追劇,少了這些文化刺激,再加上家庭少有台語環境,拯救母語大作戰,必須多管齊下,而不是全部丟給學校。

(作者現職國中教師,台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