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統一」不是台灣的選項

配合昨天在曼谷舉行的東亞高峰會,美國國務院發表印太政策報告,強調持續強化及深化與台灣關係,批判中國霸凌台灣、破壞台海現狀,美國支持台灣具備有效國防嚇阻能力。美國這一報告,正好為台灣最近討論的台美關係及台灣的選項議題,提供適時的註解。

爭議由前總統馬英九的講話引發。他上週以「十字路口的兩岸關係」為題,在英國牛津大學辯論社演說,指為台海和平穩定,台灣須接受「九二共識」,對「統一」維持開放選項,堅持台灣人民準備好才展開統一對話。他還宣稱,四年前他和習近平在新加坡會晤,雙方確認了以「九二共識」,也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為共同的政治基礎。至於美國,他認為美國的「台灣旅行法」、「台北法案」都是友善的立法,但「缺乏實際效果」。

馬英九這番論說,不論就事實或意見部分,都引起軒然大波。所謂習近平接受「一中各表」之說,尤明顯悖離事實,立即招來「馬英九還真不要臉」的強烈批評。按當年「馬習會」報導,馬英九或曾向習近平提到「九二共識」,但只說「一中」、未講「各表」;習近平接受「一中各表」之說,更有如天方夜譚。事實上,馬英九一如其他國民黨高官,在中國官方面前,「中華民國」絕不敢宣之於口。尤有甚者,「九二共識」一詞由國民黨人蘇起所「發明」,一九九二年台灣與中國的會談沒有「九二共識」,這是連當時陸委會副主委馬英九都公開宣布的。

馬英九的意見表述,爭議也不小。競選總統時曾把台灣獨立列為選項的他,在位時積極把台灣鎖進中國,卸任後鼓吹統一選項,這到底是他骨子裡就是「統派」,還是政治人物的主張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選前騙選票、選後變個樣?同時,有關台美關係的「友好但缺實效」之說,引來美台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回應,指其說法「錯誤且令人憂心」,與台美之間在印太戰略的互動及重要性不合。

馬英九所稱美國的友台法案「口惠實不至」,常見諸台灣「疑美派」的論述。按這一派說法,台灣在美中關係,包括貿易戰中不能選邊站,因為美國不可靠,自身利益為先,川普的決策風格及最近在處理庫德族的立場,尤讓「疑美派」引為論證。他們從而主張,台灣不能在美中對立中當美國的棋子,以免遭出賣。

「疑美派」的最大問題,是脫離現實。戰後以來,在台灣對抗中國免於被併吞之路,因有美國協助,促成民主自由,至今挺立。美國即使與中國建交,也透過「台灣關係法」處理雙方關係,駐台灣的AIT如今越做越大。誠然,美國曾有尼克森、卡特等總統向中國傾斜,近二十年也受中國的「百年馬拉松」欺敵策略誤導誤判其崛起,如今看穿其圖謀並反制,幾成美國朝野共識;明年大選不論川普是否連任,大局不改。相形之下,台灣因「疑美」而未能充分掌握美中關係再也回不去的機運,正中北京下懷。

對於美國正揚棄「對台灣的戰略模糊」,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沙特(Robert Sutter)上週以「切香腸」形容,極為貼切。他列舉兩國國安高層會面、國防部戰略報告把台灣列為國家、在中美洲及太平洋島國反制中國對台灣邦交國挖牆腳、美國高官連連訪問台灣…,強調川普政府以不挑釁的方式逐步推進與台灣關係。這些作為史無前例;特別是國務院一向擔任「守門人」的保守角色,如今卻是推動這些作為的「發起人」。雙邊關係以自身利益為先,也講求互惠;我國面對這一有利情勢,也應積極有為,不能光喊台美關係大好,卻只寄望美方善意,甚至在「疑美」論調中遲疑蹉跎,坐失於經貿、科技、國防與美國關係更上一層樓的契機。

至於把統一列為選項,既違背事實、不合常識,也不得人心。事實很簡單,民主和平的台灣,面對唯一敵國中國,統一只是台灣被中國吃掉,把統一列選項也不會改變中國野心。旁觀習近平專制統治中國,近日猶言「堅持黨領導一切」,香港持續「反送中」更凸顯「一國兩制」的霸道;除非頭殼壞去或別有用心,台灣還有正常人希望被中國統一嗎?從而,台灣其實別無「統派」,只有「被統派」,台灣豈能以「被統」為前途的選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