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國產車的奶嘴早該拔掉了

◎ 張勳慶

八月車市進口車銷量比國產車高,面對此一大軍壓境,國內汽車製造商聯合向經濟部請願,要求目前整車與零件進口關稅,從同是十七.五%,改成分離,零件降為十%,並用事關國內三十萬車廠勞工飯碗(不明講之處是選票)去遊說立委。

事實上只要關心車市的人都知曉,就以國內銷量居高的豐田,以前有些在台組裝的車款,也調整為整車進口,這就是看不見的手在決定市場。另一方面,在一些汽車零組件上,國內有些車廠打入國際大廠的供應鏈。若從國際知名的車廠來說,更是透過持股去混血,有些車表面上會被歸類日本車或瑞典車,但其實有法國或中國在掌控,例如日產和富豪的背後有雷諾與吉利。了解這些變動和經營策略後,回過頭來觀察台灣汽車製造產業,其實早就存著慘烈的整合與淘汰,因為現在許多年輕人根本不知道有羽田機械和三富汽車也曾風光,連台塑的大宇也倒地不起,其他的則是換手經營,例如本田。

國產汽車業者怎麼不去反問,從國府撤退到台灣之後,當初的高度保護,還有鐵頭部長趙耀東的華同大汽車廠,在國人當起冤大頭買了價昂質劣銅罐車多年下,國產車何以還在含奶嘴,何以到了現在引擎也因和整車同樣關稅,就如保齡球一般被進口車打到全倒,還要反過來要求政府稅收失血,然後另一頭國內購車族仍得買不爭氣的國產車。同樣以電子業去觀察,電子代工有些關鍵仍卡在國外大廠,例如英特爾,但也在組裝上拚出一片市場,因為要打國際杯就得如此靠實力。

台灣一直在用民族主義心態去看汽車產業,認為沒有一個可以在世界上有一定市佔率的汽車品牌,就是國恥,就是競爭力被日本、韓國永遠比下去,因為他們有。可是數十年下來,過度的保護才是一步錯全步錯,特別是在時間上的虛耗,大家都白白浪費了,現在該用的是鐵血要求國產車廠,否則這個產業真會成了國家的黑洞。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