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蕭新煌/對當前台灣政壇民粹政治的觀察

高雄市長韓國瑜。(資料照)高雄市長韓國瑜。(資料照)

蕭新煌/總統府資政

臺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臺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

就我個人的觀察,目前台灣政治出現以下三個趨勢:一是反體制的情緒浮現,同時找尋替代認同對象的想法也增強;二是反改革的藉口往往被利用來做為保守力量動員的工具;三是在既有的部分政黨陣容裡面或是在政黨政治之外,興起了一陣民粹主義和民粹政治人物的冒起和騷動。

上面這三個趨勢似乎也不限於台灣,在全球政壇也都可此起彼落地看到,其中以歐洲尤然。第一個趨勢的背後其實就是對既有當權派系或人物的逐漸不信任。第二個趨勢也可被視為是被一種反改革和反進步背後的社會及政治新保守主義在動員;第三種現象則是前兩個新政治動向所催生出來的一種新政治人物類型;或者說是一種能夠即時抓住那兩個潮流而竄出的另類政客。一如前述,這是當前一種讓人側目的全球民粹政治生態和民粹政治人物寫實。

我回顧了對歐美亞各國民粹主義現象的論述和著作,如Paul Kenny、Pippa Norris、Ronald Inglehart、Rovira Kaltwasser等。發現有下面這四個不盡相同的核心元素。一是具有右翼國家主義的排外色彩,也暴露種族主義反移民的保守意識;二是呈現某種能動員群眾的Charisma政治領導風格和特色;三是充斥著以修辭學語言或話術來訴諸「人民」做為「政治」的絕對原則,反菁英的情結甚濃;四是對於具體國家政策往往語焉不詳,或只是化約問題,簡化解決途徑,但無嚴謹的政策分析過程宣示。

在當下台灣,上述四個民粹主義的後三個成分均充分出現在若干檯面上的政治人物的語言、行為、領導風格和政治動員術上。尤其是最後兩個民粹特色:以「庶民」做為政治號召,製造追隨者(即粉絲),或是故意簡約複雜的政策課題,甚至以容易聽得懂的空洞誘人口號來即時滿足那些陷入集體挫折和不滿的特定群眾(選民)。這兩種台灣民粹政治的內涵,就製造了一批「非╳不投」的死忠擁護者和具排外性和攻擊性的「╳粉」;這種不盡理性的民粹政治粉絲也應運而生。這恐怕會是將選舉政治可以存在的好惡選擇推入幫派化權力鬥爭。

雖說民粹和民主之間有時會有難完全分割的區隔,但當下台灣民粹政治人物操弄下的動員術和選舉伎倆,卻是對台灣這個新生民主體制已產生相當不利,甚至有害的偏誤現象。

民主當然是以人民(一般公民)需求和利益為最終目標,但絕對不能停在口號或是一方面毫無證據的反菁英、反體制,卻又另一方面以誤導追隨者來建立自己的威權。所以我完全支持民主,但不苟同我目前看到的一些民粹現象,這包括操弄民主的民粹政客和被操弄的民粹群眾。

台灣首位出現的民粹政治人物,是二○一四年參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他以政治素人之軀,躍身成為民粹政客。他一開始沒有明確政治理念,但卻以推倒藍綠之牆,討好中間和淺藍選民;再又以墨綠自居來贏得民進黨支持者的歡心。他當年就是以簡化政治問題,不深究政策,只以話術來通吃藍綠。民進黨當年的「禮讓」,當然是讓柯順利登上民粹政壇的推手。到了二○一八年連任選戰,他面臨的挑戰就大得多,由於他的「偏中」、「傾中」政治立場,在過去幾年不再隱藏,導致民進黨不再禮讓。但他仍然以反藍綠的白色力量自許,也仍在在以化約問題、躲避問題、簡化政策的話術來動員選民;或是以自己的直覺,率性發言做為吸引部分追隨者的魅力。

不過,他對維護台灣國家利益的反諷犬儒批評、對中國鴨霸的噤聲和自我審查及「兩岸一家親」老是掛在嘴邊,愈來愈讓偏綠和年輕「天然台」選民不滿,認為他的民粹主義對外是「苛台卻寬中」,對內卻是「話得多做得少」。比起四年前的他,柯文哲現在的民粹術是愈來愈具攻擊性,雖也常以自嘲解困境;但對二○一八年民進黨不再禮讓支持他連任而公開以「怨恨」兩字來表達對蔡英文的不滿,的確也讓不少中道、中堅和中間的民眾斥之不厚道。他是民粹政客,但他貿然倉促成立的「台灣民眾黨」卻未必然是民粹政黨。

韓國瑜則可說是當前台灣民粹政治人物的集大成者,輕言反體制、反官僚,以簡易口號代替政策動員群眾,並有鐵粉追隨,甚至攻擊「非我族類」的「黑韓」不遺餘力。他也是最擅長用難以檢驗和空洞口號做為選舉政見的民粹者,如以「發大財」、「台灣安全、人民有錢」、「賺錢外交」來代替政策內涵。同時,他也是最會用激烈話術攻擊「現狀」激起有相對剝奪感的選民的政客,如「又老又窮」、「路面坑坑洞洞」、「過去領導人打混」等。此外,一如柯文哲,他對中國的對台鴨霸則採打馬虎眼的方式絲毫不敢批中。這也讓論者警覺到柯、韓這兩個民粹政客似乎背後都有中國陰影,這難免讓人生疑,台灣的民粹主義是內生?還是有外力或明或暗介入的結果?

同時,柯、韓兩人都善用網路動員,上述所謂「鐵粉群眾」也就是他們的網軍成員,也因此他們都異常在乎所謂的「網路聲量」高低,一高則喜,一低則憂。此外,他們都很敢輕率承諾說大話,但卻又完全不在乎能否落實政見,這種近乎騙術的民粹政治在其他有民粹主義出現的國家也不少見。

在國際上冒起的民粹政治人物中,不乏一些大財主,他們也是民粹政客的來源之一。他們的動機不外是霸氣和自傲,自認若能經營財團企業賺錢,當然也可以治國。台灣的第三位民粹政治人物郭台銘就是屢以「台灣的川普」自居,更開始在穿著、身體語言及與一般民眾互動的行為舉止上學做「民粹風」,只是未必像柯、韓兩人那麼到位。他的政策口號雖也未經深思熟慮,也或許難以實現,但不致像柯、韓那麼貧乏空洞。不過,他總以有能力遊走和擺平美、中兩國,解決台灣困境,甚至像摩西那樣帶台灣走出紅海。就這個國際政策而言,似乎又很像誇大口的民粹式空話。

郭台銘也有他自己的民粹傾向,那就是他極力利用他的鴻海王國培養「郭粉」。在他心目中,他的群眾基礎是所謂知識藍、經濟藍。他難免讓人懷疑他是不是懷著可擱置國家利害,但不能沒有經濟利益的意識形態?最後他也像前面的柯、韓,對中國仍舊抱持幻想,傾中、親中自不在話下。可是絕大多數台灣選民難道會無視他的經濟王國與中國極權政府的親密關係嗎?

除了上述這三位都在藍陣容內外周旋而又想爭台灣總統大位的典型民粹政客之外,其他像國民黨的王金平、朱立倫,或是民進黨的賴清德,甚至是更早的陳水扁,恐怕都不盡符合我前述所引述的四個民粹主義特色。

最後,我認為二○二○年總統大選會讓我們目睹到傳統政黨競爭和新興民粹主義政治勢力的再次衝突和矛盾。但我不認為現有的兩大政黨(國民黨和民進黨),或若干新舊小黨(如時力、台聯、喜樂島聯盟、台灣民眾黨、一邊一國黨)會真的轉變成為像歐洲那樣的民粹式政黨體質。我雖不覺得民粹主義或民粹政客可怕,也不認為他們會長期支配和左右台灣民主政治發展,但我主張要全民和政府戒心的是,當前台灣民粹政治人物和他們的「鐵粉」、「網軍」背後存在的紅媒和中國干擾因素。

另外,我更期待台灣廣大選民要睜大眼睛,嚴格檢驗那些具有民粹特質的政治人物和他們周邊的粉絲軍團,以免混淆民主應具有的嚴肅、容忍和互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