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劫富濟貧」的思維落伍了

◎ 方復權

這幾天自由廣場出現從富人稅到富人捐的熱烈討論,平心而論,這都是先射箭再畫靶,臨時起意的劫富濟貧,無法對台灣整體發展的缺失對症下藥。

過去五十年以來,我國政府以及學術機構的學者專家都大聲疾呼「與其給魚吃,不如教他怎麼釣魚」作為教育與職涯發展的目標。然而,半個世紀過去了,大學以及研究所滿坑滿谷,博士更多如過江之鯽。原本預期這些菁英畢業後能投入社會、改善台灣體質、讓台灣發大財。結果呢?政府不但持續提撥高額經費補貼高教與博士生,勞基法一年內還修改了兩次,惹得民怨四起。時至二十一世紀初,前輩與專家還要建議課徵富人稅或富人捐以資助教育與貧窮,簡直是對政府執政與教育成果的反諷,實在令人汗顏。

台灣是個蕞爾小島,國土上的資源有限。二戰後因緣際會,依賴洄游而至的魚群供養生息,也曾創造經濟奇蹟。如今本土河川以及近海的漁獲已經減少或轉往別的地區繁殖,再多的釣竿都變成僧多粥少、吃不飽。這時候加發一個托缽向外化緣,不僅思維落伍,走回頭路,更凸顯緣木求魚、岌岌可危的地步。

台灣目前需要的是去貧或均富,政府要鼓勵「這窟無魚換別窟」,讓民眾有長遠發展的技能與職場,目標是遠洋國際、海外市場。再靠自家人「打麻將抽頭」,恐怕是「美國西裝」—大輸。具體上怎麼做,則從學習外語開始,而英語為首要。因為全球資源與商機無限,而網路與手機已經成為時下每個人的必需品,但是千萬個機會都是以英語或外語傳遞,「有看沒有懂」或「已讀不回」,就是目前大多數台灣人的寫照。如何跨出個人的一小步,邁向成功的一大步,是關鍵因素。

(作者業國際貿易,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