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撒可努的筆記本

◎ 張道藩

上週傳來台東市太麻里撒可努創辦的「獵人學校」和緊鄰的住家,全被一把無名大火燒得精光。心想,這是撒可努半生的心血,他定心痛不已。

二○○八年,我結束了二十六年的媒體生涯,到台東和屏東的山上,寫警察故事第三集—原住民警察故事。二月十五日,我到撒可努家中,那天他到台北,副總統呂秀蓮接見當年選出的十位最有潛力人物,他是原住民的代表。

那晚,我住撒可努家中,凌晨四點即醒,好像被什麼牽引著,我穿上外套,悄悄走到樓上,那是撒可努收藏和保存書和文物的閣樓。書架中間,一本本筆記本出現在眼前,這些筆記本很特別,打開一看原來是撒可努的札記,我深深被吸引住,好像找到事物的源頭一樣,讀過撒可努的書,再看到他的札記,讓我了解到書的形貌來自何處。

他用哲學的隨筆,加上隨手的插畫,記錄心事、想法、心得和成長過程。他是一名詩人,隨筆自成一格,有景有思,讀來有味,讀完,不時引來內心莞爾。他是那樣的不同,想的不是風花雪月和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思緒。我從文字中,看到他年輕時即抱持著對族人文化的使命感。

「我在夢中夢到自己逐漸老去,死去,而卻未完成自己文化的保存。」

「部落的小孩浩勝,學費未繳,不敢去上課,面對老師和同學,妻子主動照顧他,給他辦了存摺,每個月存進一千五百元當他的車費。」

我站著一本本的翻讀,看到一位年輕的血性男兒,他感傷的少,多是堅定的信心和要追求的理想,排灣族原貌的文化、智慧、風俗,很早就深植其心。

下閣樓時,天際仍黑,我把燈都關上,站在大片落地窗前,望著遠處的青青山頭,心裡浮起了「他是我內心的巨人」,內心一陣肅然。二十年前的撒可努,就已跳過寫札記的年齡和思緒,而躍入積極的行動面,而且生出了巨大的力量。

如今,他這些點滴的紀錄,都隨著一場大火而永不復見。但歷經時間的淬鍊,相信以撒可努堅定的信仰和堅韌性格,他一定會帶著所有人的期待再站起來的!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現職金融服務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