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雅瀅
四月二十七日廢核遊行的主題「告別核電、風光明媚」,既要揮別有安全風險與難解核廢的老舊核電,更要朝可再生的永續能源邁進。
今年核二廠二號機大修期間,核三廠一號機因緊急柴油發電機線路異常,停機檢修,全台核電只剩核二廠一號機與核三廠二號機兩部機組在運轉,電仍夠用。甚至二○一九年四月二十四日下午一點五十分用電尖峰時段,再生能源占比九.二三%,高於同時段的核能占比五.七九四%。
依能源局統計資料,台灣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持續增長中。早在二○一七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占十.六%,已超過該年度核電裝置容量占比十.三%;今年二月,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占比十二.一%,更遠超過核電裝置容量占比八.五%,待今年七月核一廠二號機執照到期後,二者的差距將更大。
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接帶,地震頻仍,使用核電的事故風險,遠較其他地質條件穩定的國家更高。而台灣位於中低緯度,日照資源充沛;二○一四年時,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曾分析,世界上風力最強的二十處離岸風場,有十六處位於台灣海峽內;海洋大學也曾分析台灣的地熱資源相當於六十五座核四廠。早日告別核電,朝向再生能源發展,更適合台灣的環境條件。
核電正在衰退中,台灣的擁核者卻以「核能減煤」之話術包裝,提案公投要求立法使二○三○年以前達成「核能發電比例不得低於燃煤發電」。然依能源局統計資料,二○一八年全國實際發電量中,燃煤約占四十六%、核電約占十%,差距甚大。要讓核電發電量超過燃煤,得增設多少反應爐?該設在那些縣市?周邊居民能接受嗎?而擁核者既然支持核電,與其說有心推「核煤同減」,恐怕更想「藉煤增核」。
核電屬大型化集中式發電,一旦單一機組故障停機,就會出現較大電力缺口;再生能源則屬分散式發電,所有機組同時無法發電之機率極低,只要做好儲能與需量管理,仍可穩定供電。而核電缺乏彈性,升降載需很長的時間,難與再生能源搭配;反而常與同屬集中式發電且升降載較慢的燃煤搭配,根本核煤一家親。
國際上越來越重視企業社會責任,許多企業加入「RE100聯盟」,承諾逐步使用百分之百再生能源。台灣要賺全世界的錢,應跟上世界潮流!
(作者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