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金馬獎現場的感慨

◎ 洪敏中

金馬獎第五十五屆頒獎典禮我全程在場,典禮整體無論軟硬體的表現都可圈可點,較以往更顯得創意十足。觀眾八成是卅至四十幾歲年輕人,對中國代表團成員上台時常有意無意把北京與台灣等同視之,我都拍不下手,但年輕人多無警覺心仍熱情拍手,直至張藝謀及涂們兩人大吃台灣豆腐時,掌聲還好低了許多。全場的掌聲最高點在最佳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以顫抖的聲音發表得獎感言時,似乎也喚醒了台灣的年輕人,更讓人一吐晦氣。

鞏俐從頭到尾一副臭臉,更對照出港星劉德華的親民隨和,淡化了中國代表團的政治味,但我向鄰座一位中國年輕團員寒暄時,他卻完全不搭腔,讓我不禁懷疑其是否是「監軍」。

金馬獎是該檢討回歸定位為台灣內部的影展了!我們的電影產業現在確實比不上中國市場的規模,但我們也不必「花錢自取其辱」,老受其霸凌。中國片願意來參展的,列入外語片觀摩就可以了。

(作者為中華社區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