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雄大魟魚 可以三贏

■ 林朝號

媒體以「高雄衛武營藝文中心 比下兩廳院」為題,大篇幅介紹這個預計耗資八十三億、五年後完工的南部藝文展演重鎮,國際競圖結果,由荷蘭建築師鼓動魚鰭的大魟魚造型,奪得首獎。在台北中正文化中心圍牆拆除與否,陷入政治化紛擾之際,我們要如何看待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

就從新加坡開始吧!新加坡興建「濱海藝術中心」,從構思至二○○二年十月十二日正式啟用,前後長達十六年。籌建之初,部分人士認為以星國二百六十萬人口,藝文活動並不蓬勃的條件,實無必要耗資約新台幣一百二十億元鉅資。開幕啟用當晚,筆者有幸到場觀禮,記得當時李光耀及吳作棟等前後任領導人發出豪語,期盼該中心能提振新加坡藝文水準,並繼經濟之後,以藝術與國際接軌。開幕酒會之後,由在地舞團做首場演出;劇院節目結束後,緊接著海灣表演活動,以跨國設計之水上煙火、高空舞蹈及竹筏船隊等,做長達一小時聯演,據說該活動耗費約新台幣五千萬元,但節目之精彩,實令人嘆為觀止。

四年半之後,今年初「濱海藝術中心」策辦系列華藝等主題性活動,國內如優劇場及國光豫劇隊等數團體應邀演出,筆者也前往觀摩,發現該中心之營運管理,受到演出團隊高度肯定;更值得一提的是濱海藝術中心附近之發展。就在晚間表演活動結束後,雖然表演廳堂管制進出,惟中心內部各樓層商場照常營業,人潮未散,結合周邊商場,儼似一座不夜城。可以說,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已成為觀光客及市民遊覽休憩之主要景點,更被視為星國建築地標。

台灣自民國七十年代,各縣市文化中心及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等陸續啟用後,將近二十年表演藝術場所發展幾乎停滯,目前正加速籌建高水準劇場,包括高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原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大台北新劇院、台中大都會歌劇院、流行音樂中心、台北藝術中心及國光劇場等重大建設。相關單位未來營運,應避免成為政府長久的包袱(劇場營收原本艱困),必須擴大附加價值,強化相關配套設施,以提高觀光、文創財及商業等產值。

以籌建高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為例,筆者始終認為,如能以高雄港灣為基地,將有其不同面貌,類似澳洲雪梨歌劇院、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等有臨港優越條件,展現港都文化觀光與生活商圈的共構效益。如今選擇位處高雄縣市交界之衛武營園區,其面積高達六十七公頃,深切期待決策單位及荷蘭建築師能發揮高度智慧,讓這座藝文中心能兼顧文化、生活及商圈三者共構原則,展現整體效益。

(作者為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